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隴上孟河

  • 中電智媒IOS版

  • 中電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油氣

“油電同權”話題再度受到關注

來源:中國質量報 時間:2024-04-01 17:32

  近日,關于“油電同權”的話題再度受到公眾關注。前不久,乘聯會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表示目前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已高達35%,應當對新能源汽車同樣進行尾號限行、限購等措施,推動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平權”。

  事實上,關于“油電同權”的爭議早已有之。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大幅提升,行業內外關于取消新能源汽車“政策特權”的呼聲逐漸顯現,尤其是依托“綠牌”所獲得的上牌資格、免限行資格等。此次呼吁也不是乘聯會第一次提出“油電同權”。2023年2月,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透露,乘聯會已經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合并藍牌、綠牌的建議,并且“預計未來兩年就將成為現實”。

  “特權”曾是行業重要助力

  長期以來,免購置稅、不限行、不限購、使用成本低是新能源汽車獲得眾多消費者青睞的重要原因。

  2016年,為了增加新能源汽車辨識度,公安部設計了新能源汽車專用“綠牌”并逐步推廣。相比“藍牌”,“綠牌”享受的諸多優惠政策,極大地刺激了新能源汽車的消費。

  2018年7月,財政部發布公告,對包括純電動商用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商用車在內的新能源車型免征車船稅,成為新能源汽車“后補貼時代”的支持政策之一。

  2019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 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其中重點提出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政策,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在此基礎上,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近年來,多地先后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比如,對新能源汽車給予大額的購車補貼、道路通行費優惠、減免部分停車費用、設置新能源汽車專用停車位、對其充電費用給予減免優惠、允許其高峰時段走公交車道等舉措,積極為新能源汽車消費提供助力。

  呼吁“油電同權”的背后,是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增長帶來的高滲透率和市場占有率,讓其不再是汽車市場“小塊頭”,以及燃油車消費勢頭減弱的大趨勢下,業內對于提振燃油車消費的期待等多重因素。尤其是近兩年來,隨著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等積極助力,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在此大背景下,不少新能源車企還喊出了“電比油低”的口號,進一步削弱了燃油車的市場競爭力。

  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7.7萬輛;2018年,隨著“綠牌”在全國范圍內啟用,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明顯增長,達到125.6萬輛。2022年,這一數據達到688.7萬輛,2023年更是快速上升至949.5萬輛。6年中,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超過12倍。截至2023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6.07%;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1552萬輛,占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76.04%。

  “同權”背后是“真金白銀”

  從社會反響來看,實現“油電同權”,不光是汽車行業的呼聲,也是不少燃油車主長久以來的“心結”。

  從2009年起,全國范圍內統一用“燃油附加稅”取代原先的養路費,但盡管同樣使用道路資源,新能源車卻具備“豁免權”,不需要繳納相關費用。數據顯示,2023年稅務部門對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車船稅1218億元,促進汽車行業降碳減排。僅此兩項對比,油車車主就需要付出更高額的購車費用和用車費用。

  但反對“油電同權”的人士認為,盡管新能源車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也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但相比燃油車數量,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尤其是新能源私家車保有量仍然占比較低,目前推行“油電同權”將對新能源汽車消費帶來不小的沖擊。

  以北京市為例,3月21日發布的《北京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北京市私人汽車保有量為543.1萬輛,其中載客汽車507.3萬輛,新能源載客汽車為52.8萬輛。也就是說,私人所擁有的新能源載客汽車僅為載客汽車總量的10%左右。

  有分析人士表示,若當前直接取消新能源汽車的一系列“政策特權”,新能源汽車續航焦慮、二手車保值率低等問題則會被放大,將明顯影響消費者購車決策。

  “特權”減少是大勢所趨

  記者注意到,在目前仍實行機動車限行限號相關政策的地區,新能源車上路仍然享受“特權”,不受限行限號政策影響。

  3月25日,北京市政府發布《關于實施工作日高峰時段區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從4月1日起,北京機動車尾號限行措施將繼續實施一年,純電動小客車將繼續不受尾號限行措施限制。

  從2009年第一次延長執行尾號限行措施至今,北京市已先后進行過15次延期。2015年4月,北京市政府宣布從同年6月1日起,純電動車將不受尾號限行影響。此規定一直延續至今,中途未作出過調整。

  根據陜西省西安市機動車限行規定,懸掛新能源專用號牌的新能源汽車不在限行時間、限行區域、限行尾號范圍之列。類似情況在全國多地存在。

  但盡管如此,新能源汽車“政策特權”的減少,亦是大勢所趨。

  自2023年1月1日起,上海市對消費者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的,不再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綠牌)。

  2023年底,浙江省發改委公布《關于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見稿)》。其中,在“擴大內需和對外開放政策”部分明確指出,推動杭州市有序取消小客車限行限牌等政策。也就是說,一旦此政策正式推行,那么包括新能源車和燃油車在內的車輛都將享受到此政策紅利,新能源車優勢將明顯減弱。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