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石油報 時間:2024-01-05 10:59
追“風”逐“日”,向“新”而行。2023年,大慶油田新能源指標獲取任務超額完成。其中,新獲取清潔電力并網指標384萬千瓦,完成年計劃的175%,比上年增長83%;新獲取地熱供暖指標186萬平方米,完成年計劃的186%。
2023年是大慶油田“新能源加快建設年”。按照集團公司“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總體部署,大慶油田統籌推進新能源管理體系建設、風光發電并網指標獲取、示范工程落地實施、油氣和新能源融合發展等重點工作,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取得初步成效。
錨定“雙碳”目標,大慶油田加強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建成規模成倍增長。2023年3月,龍一聯清潔能源綜合利用工程首臺風機并網發電,填補了大慶油田風電開發的空白。2023年,大慶油田新建風光發電項目42.3萬千瓦,與2022年相比擴大16倍。與此同時,全力開發“黑龍江+廣西”兩大市場,建立千萬千瓦級風光項目儲備池,清潔能源供應基地逐步靠實。2022年以來,累計獲取風光發電指標594萬千瓦,在集團公司連續兩年名列前茅。
示范先行,融合發展。集團公司首個碳中和林、首個水面光伏示范工程、首對中深層U型井地熱項目、首家上游業務碳資產開發技術支持中心等先后落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示范工程穩步推進,二氧化碳年注入能力達到35萬噸。
尤其是2023年7月28日,集團公司單體規模最大的低碳示范區——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區全面開工建設。該示范區分三期規劃實施,其中一期工程已全面啟動,新能源裝機規模達25.6萬千瓦,并同步開展智能微電網、綠電制氫、地熱等現場試驗;朝陽U型井地熱供暖項目創新形成了“千米穿針”“數值模擬”等一系列技術經驗,打造出國內巖層硬度最大、穿行水平段最長、水平段溫度最高和對接精度最高的中國石油首對U型井精品工程,建立了中深層鉆完井技術體系,為巖熱型地熱資源有效動用提供了技術支撐。
2024年,大慶油田將以全面建成百萬千瓦級低碳油氣生產基地為目標,持續推進油氣和新能源融合發展,全力推進指標獲取轉化和重點項目建設,集中力量實施科技攻關,持續優化業務管理體系,為“十四五”末建成千萬千瓦級大基地奠定基礎。(王燕妮 于洋)
責任編輯:高慧君
校對:張棟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