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石油 時間:2023-10-17 14:38
今年前9個月,中國石油遼河靜安堡與海外河油田生產原油達到38.8萬噸,較計劃超產0.8萬噸,自然遞減率同比下降4.5個百分點。作為股份公司“壓艙石”工程十大示范項目之一,靜安堡與海外河油田“壓艙石”工程有效發揮了作用,為老油田持續穩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靜安堡與海外河油田歷經30多年開發,已進入高含水、高可采儲量采出程度、單井產量低、采油速度低階段,急需探索老油田高效開發新模式。去年8月,這兩個油田被納入股份公司老油田“壓艙石”工程十大示范項目,旨在建立良好開發秩序,夯實老油田穩產基礎。
“壓艙石”工程實施過程中,遼河油田在開發理念上實現“三個轉變”,即從重建產輕穩產向建產穩產并重轉變、從重油井輕水井向油水井并重轉變、從重數量輕質量向重治理效益轉變。同時,明確了重新評價油藏、重選技術路徑、重構層系井網、重調油藏流場、重組地面流程“五重”工作路線,對開發體系進行全方位深層次升級改造,制定了“細分層系、二三結合、流線調整、井網重構、試驗先行”的整體開發思路,推動這兩個油田“十四五”產量重上百萬噸。
遼河油田統籌方案編制與現場實施,編制完成開發規劃、先導試驗、開發調整、綜合治理、提高采收率五大類方案。在產能建設上,突出擴邊與內部調整、建產與有效補能、水驅與方式轉換、新井與套損治理、增儲與難采盤活“五個結合”,累計實施新井106口,平均單井日產油達5.1噸。在措施挖潛上,注重老井層系歸位、注采對應完善、老資料再評價、難采儲量盤活“四個強化”。在注水試驗調整上,堅持井網重構與流線調整、注采完善與細分重組、精細注水與有效注水、動態分析與數智建設“四個并重”,累計實施水井措施415井次,自然遞減率從11.6%下降至7.1%。(羅前彬 任志浩 邱林)
責任編輯:楊苗苗
校對: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