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時間:2025-04-17 16:06
今年以來,隨著“東數西算”工程加速推進,數據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電力需求激增。作為國家“東數西算”工程京津冀樞紐的核心節點,河北省張家口市憑借獨特的綠電優勢與區位戰略價值,正加速崛起為全國領先的“算力之都”,城市算力分指數位居全國第二。
4月15日,記者從國網冀北電力獲悉,今年一季度,該市大數據產業用電量達18.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3.47%。其中,綠電達5.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31%,綠電用量創歷史新高,綠電電量占比超過30.88%。產生綠色電力證書(綠證)57.36萬張,同比增長33.31%,為京津冀算力樞紐貼上鮮明的“綠色標簽”。
綠電的高速增長得益于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地處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潔能源基地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風、光資源豐富。截至目前,冀北清潔能源基地風、光等新能源總裝機已達7584.54萬千瓦,裝機占比超74%。今年一季度,該地區新能源發電量達321.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63%,占電源發電總量的55.94%。
為更好地將新能源有效送出,國家電網不斷加快電網建設,在該基地先后建成投運張北柔性直流、張北—雄安特高壓交流、張北—勝利特高壓交流等重點工程。目前,已形成以特高壓為支撐、交直流電網融合發展的新能源送出格局,“三橫四縱”500千伏主網架,基本滿足該基地新能源增長需求。同時,“新能源+儲能+調相機”、構網型新能源場站、虛擬電廠等一批新技術、新模式的落地應用,有力推動了源、網、荷、儲等能源全要素的協調互動,進一步促進該基地新能源送出能力的持續提升。
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機制創新與政策支撐。冀北綠電交易市場作為全國交易規模領先的綠電市場,2024年交易量突破280億千瓦時,交易量同比增長42.85%。為應對激增的綠電需求,冀北交易公司協助政府構建“政策錨定+市場牽引”雙輪驅動機制,通過監測新能源發電出力和市場供需波動,逐步放開新能源入市比例,擴大綠電供給。
“我們對并網成本低、無補貼依賴的平價上網項目優先提升交易上限,將額度從60%提升至70%,讓更多綠電資源釋放進入市場。同時將交易頻次擴展至月內4次,確保綠電‘供得上、用得快’。”冀北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處處長郭俊宏介紹。
目前,張家口已建成張北云計算基地、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等五大產業園區,吸引阿里巴巴、騰訊等龍頭企業集聚。其中,懷來騰訊數碼有限公司已實現100%綠電使用,綠電全部來自本地新能源項目。
據了解,阿里巴巴云計算數據中心基地作為張家口市綠電消納的領跑者,其綠電用量占當地大數據行業總量超三成。通過直購本地風電和光伏項目綠電,并配套獲取“綠證”,企業不僅降低了碳排放成本,還推動了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框架下的環境責任指標全面優化。2024年,阿里云通過消納本地綠電和綠證交易,在中國企業綠電交易排行榜中位列第一。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