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綠色發展

戈壁灘上釋放綠色轉型新活力

來源:中國環境 時間:2024-09-09 16:54

  生態本底先天脆弱、偏重依賴煤炭資源的產業結構、烏海及周邊地區區域性結構性污染突出……這些標簽已伴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鄂托克高新區)多年。

  “破舊立新”的轉型之路如何走?對此,鄂托克高新區作出選擇——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探索高載能產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發展路徑和模式。

  如今,從自治區低碳示范園區,到自治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再到全國第一批城市和產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單位之一,憑借著一張張“新名片”,鄂托克高新區在“降碳”和“逐綠”之路上步履鏗鏘,發展質量節節拔高。

  “塞外煤城”,建成千億產值園區

  因煤而建、緣煤而興,鄂托克高新區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塞外煤城”。過去,由于經濟落后,人們信奉“寧可嗆死,不要餓死”。改革開放初期,這里小企業發展迅速,一度出現過“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繁榮”景象。

  豐富的煤炭資源對當地的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起著決定性作用,因而導致鄂托克高新區單位GDP能耗長期處于高位。鄂托克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賈瑞介紹說,“在轉型過程中我們圍繞資源型產業做文章,短期內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并非長久之計。長遠來看,鄂托克高新區的優勢主導產業——煤炭、能源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產業,必須走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之路。”

  進入新世紀,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浪潮席卷鄂爾多斯大地。鄂托克旗順勢而動、科學決策,毅然啟動工業園區建設。此后,硅電聯產、合成氨、PVC、焦化及下游產品等產業陸續上馬。經過20多年發展的積淀,園區現有入駐企業164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9家。在“煤、電、冶、化”產業基礎上,園區聚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化工、高端裝備制造”四大產業,已連續3年穩居內蒙古自治區千億產值園區行列。

  “園區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鐵合金生產基地和國內氯堿行業最具競爭力的成本洼地,同時也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具活力、最具發展潛力的園區之一。”賈瑞告訴記者,如今,戈壁灘上的工業園區已形成完善的循環經濟產業鏈,產業轉型升級的巨大優勢正在逐步釋放。

  “鏈鏈生金”,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夏末時節,天高云淡。一輛輛運輸車滿載貨物駛入鄂托克高新區,不遠處,園區企業廠房林立、機聲隆隆,發展的熱浪撲面而來。

  澎湃的綠色動能從何而來?這其中不僅有適時把握“雙碳”目標的精準判斷,還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路創新。鄂托克旗委常委、副旗長李志彪介紹,2023年,旗委全會審議出臺《關于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安排1.5億元專項資金,引導企業大力推進技改創新、節約集約發展。

  在政策引領下,企業每節約1噸標準煤給予100元獎勵,每節約1噸水給予10元獎勵,每減排1噸二氧化碳給予10元獎勵,每綜合利用1噸固廢給予10元獎勵,同時獎補支持企業升規納統做大做強、拓展產業門類、延鏈補鏈強鏈。

  轉型升級的大幕就此拉開。焦化是鄂托克高新區五大傳統產業之一。目前,焦化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基本形成,焦化循環產業鏈逐步實現“鏈鏈生金”。

  賈瑞向記者介紹,過去,園區“以焦為主、以化為輔”,焦爐煤氣、粗苯、煤焦油三大煤焦化副產品并未得到合理高效利用。以焦爐煤氣為例,每煉1噸焦炭可產生400立方米焦爐煤氣,但長期以來,焦爐煤氣被大量排空燃燒,俗稱“點天燈”了。這樣既白白浪費了資源,又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我們下定決心,要把焦化產業做優做綠,進一步提能效、減排放。”

  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一家老牌焦化企業,其身上發生的“新蝶變”十分具有代表性。

  據介紹,公司正在建設的120萬噸/年脫碳示范項目,是全球首個脫硫脫碳一體化項目,可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原煤、精煤、粗苯、純苯、焦油、煤氣等產品100%自用深加工,做到資源就地高效轉化、“吃干榨凈”。

  曾經的副產品搖身一變,成為“主菜”。“煤—焦—化—尼龍”產業鏈布局的背后,是煤焦化企業演繹“一克煤到一束絲,一噸煤到一匹布”化工“魔術”的真實寫照,更是鄂托克高新區實現全產業鏈突破、培育高端能化產業的堅定信心。

  “鏈”上成勢,新能源產業加速崛起

  在鄂托克高新區,不少駐園企業瞄準高質量發展目標,堅持以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展現出行業“領跑者”的姿態。

  甲醇是通過合成氣(主要成分為一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的,合成甲醇的原料主要來自煤和天然氣。現在,鄂托克高新區獨創全國首個硅錳尾氣制甲醇項目,打通了硅系合金冶煉廢尾氣回收利用的工業化路徑。

  “鄂爾多斯碳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礦熱爐尾氣制12萬噸甲醇項目,每年可回收硅錳尾氣3億立方米,生產成本是煤制甲醇的60%、天然氣制甲醇的40%,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低,可實現二氧化碳直接減排17萬噸/年。”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高燕平表示。

  為進一步削減排放,推動企業協同發展,園區引進食品級二氧化碳加工企業內蒙古同輝天科氣體有限公司,將硅錳尾氣制甲醇項目排放的二氧化碳氣體再次收集,生產加工為食品級二氧化碳,實現了整個產業鏈條的二氧化碳零排放。

  鄂托克高新區緊抓“雙碳”機遇,在推進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為發展注入“綠能”的同時,還努力走出“園區綠電替代”的綠色發展新路徑。

  記者走進卡爾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不遠處一輛輛新能源重卡正在充電,新能源重卡的動力源來自鄂爾多斯多能互補公司200MW可再生能源替代光伏項目所發的“綠電”。與柴油重卡相比,每年可減排顆粒物6.5噸,減排氮氧化物92噸。

  全速推進綠電替代——圍繞這一目標,鄂托克高新區打造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規劃建設8.4GW新能源,為綠電“保供”提供了堅實保障。無限“風光”為園區不斷降碳增儲,高純晶硅、新能源電池、負極材料等重大產業項目紛紛落地,新能源產業鏈迸發出新活力。

  電更“綠”了,碳排放更低了,一個個綠電關聯項目在鄂托克高新區的發展“版圖”上崛起,“鏈”上成勢,園區產業發展的韌性越來越強。(丁瑤瑤)

責任編輯: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