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時間:2023-10-20 14:20
乘“一帶一路”東風,繪“揚帆出海”新篇。作為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力量,10年來,南方電網公司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持續推進能源電力貿易與合作,為共建國家和地區發展注入新動力。10年間,一條沿線國家攜手并進的陽光大道,為能源電力合作開辟了新天地、提供了新機遇。
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
基礎設施聯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領域和核心內容。
坐上中老鐵路,從云南昆明出發,一路向南,經磨憨口岸出境,就到了中南半島北部的老撾。雨季,湍急的河水被匯聚成澎湃的綠電,順著輸電線返送中國,直至點亮粵港澳大灣區的萬家燈火。
這是一場跨越山河的雙向奔赴。2022年6月,中老雙向電力貿易開啟,推動了清潔能源跨區域優化配置。
截至2023年8月底,中老兩國累計實現雙向電力貿易1.56億千瓦時。其中,老撾累計向粵港澳大灣區輸送清潔水電0.88億千瓦時,相當于3.5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11萬噸。
互聯互通,交通基礎設施是重要方面。近年來,中老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等一批標志性項目深入推進,為發展經貿和產能合作、拓展能源資源合作空間奠定了基礎。而這背后,離不開堅強的電力支撐。
2021年8月31日,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全部建成,整體線路長約936公里。其中,老撾境內共有20回線路,總長度約257公里,由南方電網云南國際公司與老撾國家電力公司合資組建的老中電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投資建設及運維。
“在做好常態化電力供應保障基礎上,我們持續深化與老撾國家電力公司、老中鐵路有限公司的三方技術會商機制,攜手構建中老鐵路老撾段外部供電安全風險聯防聯控體系,助力中老鐵路跑出發展加速度。”老中電力投資公司總經理黃文剛說。
10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充分發揮區位和自身技術、管理等優勢,加快推進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電網互聯互通,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
深化規則標準“軟聯通”
規則標準是促進互聯互通的重要紐帶。
越南北部山區,小城沙巴別具風情,夜幕下燈火通明。離市區10公里外,中越合資的小中河水電站運行良好,目前累計發電量超12億千瓦時,守護著沙巴的生機與活力。
“剛來時,這里經常停電,到處都能聽見發電機‘轟隆隆’的聲響。”從2007年到2023年,越中電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朱云琦不僅目睹了沙巴的蝶變,更見證了“中國標準”一步步在海外落地生根。
2012年12月,越南小中河水電站一期投運。2021年6月,二期擴建項目開工,并于次年6月投運,枯期發電量增加約800萬千瓦時,年發電量提高約12%。在建設過程中,越南小中河水電站采用了大量的中國設備和中國技術。“雖然二期項目的要求更高,但經過一期項目多年的磨合,越南同事對中國標準和設備也更加熟悉,順暢的溝通使得工程建設進展很順利。”朱云琦說。
一直以來,南方電網公司持續深化合作機制建設,加大資金、人才等投入力度,共同推動組織機構實體化、政策磋商常態化、項目建設規范化,促進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更好惠及沿線國家和人民。
2023年1月,南方電網公司、柬埔寨電力公司、老撾國家電力公司共同發起成立瀾湄區域電力技術標準促進會。各成員單位將共同研究、編制、使用促進會標準,攜手提升瀾湄區域電力技術和裝備的標準化水平,以標準引領區域內電力裝備、工程建設、電網運行、供電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
10年來,依托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南方電網公司積極與共建國家加強規則標準對接互認與應用,推動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裝備“走出去”,助力“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鄭楊 王娜)
責任編輯:高慧君
校對:吳蘇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