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23-10-18 17:49
國家知識產權局10月17日發布《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十周年專利統計報告(2013-2022 年)》,指出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在促進開放合作、創新聯動、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以下簡稱“共建國家”)經貿往來日益密切,專利活動日趨活躍。
中國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提供了創新創業的沃土。統計數據顯示,十年來,共建國家來華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總體呈上升態勢,分別由 2013 年的 1.8 萬件和 0.6 萬件提高至 2022 年的 2.9 萬件和 1.4 萬件,年均增速分別達到 5.4%和 9.8%,高于同期國外在華增速 2.9 個和 5.6 個百分點。
2013-2022 年,共有 115 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來華提交專利申請。其中,累計申請量排名前五位依次是韓國(17.8 萬件)、意大利(2.4 萬件)、新加坡(1.5 萬件)、奧地利(1.1 萬件)和盧森堡(0.3 萬件),前五合計占共建國家來華專利申請總量的 91.3%。
累計申請量超過千件的國家中,泰國、新加坡、巴巴多斯、新西蘭、沙特阿拉伯年均增速位居前列。中國堅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與各國共享發展機遇,為共建國家來華投資興業提供了更優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和營商環境,無論是意大利、新加坡等創新水平較高的發達國家,還是泰國、巴巴多斯等發展中國家,均通過加大在華專利布局強化經貿合作。
2022 年,共有73個共建國家在中國提交專利申請,較2013 年增加7個;共有3982個共建國家創新主體來華提交專利申請,較2013年增加654個。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走深走實,共建國家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的認可度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創新主體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技術交流和創新合作,來華專利申請的動力不斷增強。
與此同時,中國在共建國家專利申請公開、授權數量保持高速增長,“一帶一路”專利合作朋友圈不斷擴大。中國在共建國家專利申請公開量從 2013 年的0.2萬件 提高至2022 年的1.5萬件,年均增長25.8%;專利授權量從2013年的0.1萬件增長至2022年的0.8萬件,年均增長23.8%。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也是走出去的主體。2022年中國企業共在41個共建國家及相關組織有專利申請公開,較2013年增加7個,十年間累計達到48個,由亞洲為主逐步拓展到南非、西歐等國家。
2013-2022 年,中國企業在共建國家累計發明專利申請公開量排名前五技術領域分別為數字通信(11249件)、計算機技術(8661件)、電機/電氣裝置/電能(3339件)、有機精細化學(3127件)和音像技術(2805件),合計占申請公開總量的50.7%。前十技術領域中,計算機技術管理方法(年均增速為40.2%),電機/電氣裝置/電能(29.5%),藥品(29.2%), 半導體(29.0%)等技術領域增速居前。數據說明,在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與共建國家在數字經濟、醫藥化學等技術領域技術創新和合作不斷加強,合作領域處于較高水平。
在共建國家有專利申請公開的中國企業由 2013年的430家增加至2022年的2429家,增長了逾4倍。十年間,累計有6882家中國企業在共建國家開展專利申請活動。申請公開量排名前二十的中國企業共提交2.8萬件申請,占全部企業總量的48.4%,主要分布在數字通信、互聯網、能源、家電制造、交通運輸等行業。其中,17家企業屬于民營企業。這表明,以民營企業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更加重視以知識產權護航“一帶一路”業務發展,進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佘穎)
責任編輯:高慧君
校對:張棟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