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時間:2023-09-13 10:17
饒 舜
絢麗南洋,千島之國,一輛輛搭配銀紅涂裝的“中國造”列車疾馳而過,從印尼首都雅加達哈利姆火車站出發,一路向東駛向旅游名城萬隆,連接兩座城市,也連通兩國民心。
2023年既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印尼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十周年。9月7日,這個承載著兩國十年記憶的標志性工程——雅萬高鐵正式開通運行,標志著印尼邁入高鐵時代,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重大標志性成果。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工業革命以來,火車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建”)作為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骨干力量,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龍頭企業,在鐵路工程的新建、修復或升級改造領域擁有一流的專業能力,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具備豐富的投資、設計、建設和管理經驗。先后在亞洲、美洲、歐洲13個海外國家承擔了20余個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里程超過400公里,以領先的技術、過硬的質量、驚人的速度將鐵軌鋪開,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速”,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提質升級。
跨越山海筑精品 推動“一帶一路”提質升級
作為東南亞首條高速鐵路,雅萬高鐵是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印尼“全球海洋支點”構想對接、中印尼兩國務實合作的旗艦項目,也是中國高鐵全系統、全要素、全生產鏈走出國門的“第一單”,從建設之初,就得到兩國領導人的高度重視。2015年4月出訪印尼時,習近平主席和佐科總統共同見證項目簽署。2022年11月,在兩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下,雅萬高鐵首次試驗運行取得圓滿成功。隨著列車在“千島之國”試乘順利開跑,“中國高鐵”名片再一次驚艷世界。
中國電建作為雅萬高鐵建設的骨干力量,承擔全長85.046公里線下工程和全線308.3公里的鋪軌工程。全線共設3座梁場,負責整個榀箱梁預制及架設任務。其中,1號梁場是中國高鐵海外最大制梁場,2號梁場是全線首家高質量通過認證的制梁場,均由中國電建承擔施工任務。自開工以來,先后攻克了全線唯一一座盾構施工的1號隧道、地質情況最復雜的2號隧道、全長36公里的高密集連續梁2號特大橋等一大批控制性重難點工程,完成了中國首個海外軌道板場建設及全線軌道鋪設任務,有力彰顯了“中國高鐵”和“中國電建”品牌的影響力。
如今通車后,將極大改善當地交通條件,便利沿線民眾出行,帶動商業開發和旅游產業發展,兩座城市間的出行時間將由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分鐘,而乘車體驗,更是可以“睡得像嬰兒一樣安穩”。“紅色科莫多”將在印尼土地上穿山越嶺、急速飛馳,一如中印尼兩國共同繁榮、共同發展的友誼,一直長久延續直至未來。
“要想富,先修路”。高鐵可以拉近沿線地區的時空距離,有效帶動沿線地區的振興和發展。除了雅萬高鐵,中國電建還在“北非花園”摩洛哥參與建設了非洲首條高鐵----丹肯高鐵項目。該工程160公里每小時的時速可將丹吉爾與卡薩布蘭卡的時間距離由5小時大大縮短至2小時,更是作為“國家名片”登上了該國郵票,在“方寸之間”體現了兩國友誼的崇高禮贊和對建設成果的充分肯定。
友誼歷久彌堅,攜手共創未來,“巴鐵”早已成為描述中巴友誼的專有名詞。今年同樣也是“一帶一路”重要先行先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啟動10周年。中國電建在中巴經濟走廊20個早期項目中,參與了8個項目的投資與建設,其中包括了習近平主席見證簽署的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項目。作為集團在國外承接的首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采用中國標準、技術和裝備,既代表了中國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裝備制造水平,又實現了中國標準與巴基斯坦本地特色的融合。
瀾滄江浩浩蕩蕩,奔流南下,湄公河碧波蕩漾,潤澤八方。
中國和老撾山水相連,心意相通。“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十年來,兩國合作成果豐碩,惠及廣大人民。其中,中國電建參與投資建設的“一帶一路”標志性工程——中老鐵路更是成為促進區域互聯互通的典范,為增進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貢獻。
2021年12月3日,在中老兩國兩黨的共同關注和中老人民的熱切期盼之中,中老鐵路建成通車,徹底打通了中國昆明至老撾萬象的交流之路,實現直達運輸、朝發夕至。
行而不輟,履踐致遠。中國電建集成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在鐵路建設領域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布局和發展,在亞洲、非洲、歐洲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國家填“空白”、暢“動脈”,連接故鄉與遠方,共享互聯互通帶來新機遇。
在東南亞泰國,承建的華富里鐵路是泰國國家軌道交通發展的重點項目,軌距僅1米,設計時速160公里/小時,為全球窄軌鐵路最高時速。
在中東高端市場,承建的阿聯酋聯邦鐵路二期項目是連接阿布扎比、迪拜和沙迦三個酋長國的重要紐帶,建設的1公里特大橋也是中東首座重載貨運鐵路專線橋。
在中歐國家波蘭,承建的E75鐵路是目前波蘭單體合同額最大的公共采購類基礎設施項目,也是中國企業首次通過競標在歐盟市場簽約的現匯鐵路項目,標志著中國電建成功進入歐盟鐵路市場。作為中歐班列進入波蘭乃至歐盟的重要通道,該線路將為區域的互聯互通起到促進作用。
鋪設發展“快車道” 技術引領筑牢“交通基石”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面對重重考驗,從“大寫意”到“工筆畫”,從夯基壘臺到落地生根,從規劃藍圖到走進現實,電建人筆耕不輟,交出一份份滿意答卷。
雅萬高鐵正線全長142.3公里,無砟軌道段落共計長85.3公里,占比60%,需要鋪設30177塊無砟軌道板。中國電建承建了70.9公里的無砟軌道,涉及路基36段、橋梁32座和隧道5座,占全線無砟軌道工程量的83%,共鋪設軌道板25720塊。
其中,2號隧道作為全線控制性工程之一,也是施工難度最大的一個隧道。由于位于丘陵地帶,雨量豐沛,大大增加了施工難度。項目部多方調集專業施工人員和機械進場作業,優化施工組織,創新工藝工法,1061名中印尼員工歷經39個多月的日夜奮戰,最終順利打通。
中老鐵路作為首個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共同運營并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跨國鐵路,中國電建承擔了近五分之一里程約185公里工程建設和萬榮梁場530片梁的制、運、架任務。在中老鐵路“硬骨頭清單”中,全線控制性工程5座、重難點工程12座,中國電建管段就分別占了其中的3座和4座。
工程穿越眾多山脈和水系,沿線地質結構復雜,地形起伏劇烈、施工任務繁重,修建難度極大。中國電建在施工過程中“對癥下藥”,始終用“匠心”雕琢每一處路、橋、隧,以一系列技術創新手段實現“通關”。
率先實現全線首條隧道安全順利貫通,創下了隧洞單月開挖掘進245.8米的中老全線最高月度指標,創造了Ⅳ級圍巖支護月進尺190米的紀錄和在全線第一家完成制運架梁施工任務等節點目標,科學有序、安全優質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為中老鐵路開辟出最堅實的通道。
進入拉孟山隧道,寬闊的隧道拱面平整、墻壁光滑,一縷陽光投入隧道,映照出一片金色光芒。作為全線控制性工程,拉孟山隧道是中國電建在中老鐵路施工的第一座隧道,全長7888米,施工難度極高,突水點多、涌水量大,建設者使用單線鐵路隧道軟弱圍巖段初支變形換拱等一系列技術創新手段,它的順利貫通也為全線鋪軌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萬榮隧道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創新使用了組合結構與空腔回填的綜合處置方法,解決了溶洞空腔地段隧道難以穿越的問題,并將此項新工法推廣運用,讓整個標段建設少走了很多彎路。
如今,中老鐵路已累計發送旅客超過1640萬人次、貨物2100萬噸,呈現出一派客貨兩旺的繁榮態勢,無數列車飛馳在這條中老人民的發展路、幸福路、友誼路上。正如老撾主席府部長開瑪妮·奔舍那所言:“中老鐵路將讓老撾人民乘著火車走向世界,我們的夢想正一步步實現。”
建軌道就是建城市,城市軌道交通就是城市的“生命線”,走到哪里就會給哪里添加活力。在海外城市軌道交通領域,中國電建先后參與新加坡、泰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馬來西亞和巴西等多個國家14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線路總長46公里。經過多年砥礪奮斗,在該領域實現了“電建出品,必屬精品”。
“工地已舊貌換新顏,它是塞爾維亞的偉大夢想,期待早日建成這條最現代化地鐵,進一步將塞爾維亞打造成現代化國家。”這是中資企業在中東歐的首個地鐵項目,也是歐洲最大基建項目之一,走進工地現場,各項工作井然有序,主體工程施工如火如荼。作為中國電建的“老朋友”,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先后兩次蒞臨貝爾格萊德地鐵項目,慰問建設者,還在個人臉書上為中國電建點贊。它將帶來更高效、更便捷的交通方式,實現當地民眾五十多年來的地鐵夢想,也為兩國的“鐵桿情誼”再添新彩。
新加坡作為國際基建領域的高端市場,中國電建在當地承建了湯申線T217和湯東線T227兩個地鐵項目,在近海地區相繼克服地層薄弱、穩定性差、環保要求高等挑戰,并屢屢刷新該國施工紀錄,項目的工程質量和成功履約贏得了業主與監理的高度評價,這背后映射著電建人的技術實力與追求卓越的態度。
真情澆灌“友誼花” 深耕屬地共享發展機遇
伴隨著一個個重大項目的竣工交付,中國電建不僅收獲了當地政府和業主的感謝,贏得專業上的肯定,也將“電建品牌”澆筑到海外,架起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民眾的民心之橋。
一條高鐵線,一條經濟脈。雅萬高鐵項目建設期間,中國電建積極融入當地,承擔社會責任,為當地提供了約一萬個工作崗位,通車后,預計可以創造三萬多個就業崗位,并直接拉動印尼加工、制造、服務、物流等配套產業發展,推動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增加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雅萬高鐵不僅是一條交通線,更能為我們提供新的發展空間與生活方式。”畢業于印尼名牌大學的拉瑪和阿吉,為了“學習世界一流的建造技術”,躊躇滿志地選擇到雅萬高鐵項目工作。中國團隊的刻苦鉆研以及高度組織性和紀律性打動了他們——“我們相信這個項目不一樣,在這里不僅能學到最先進的技術,還能積累管理經驗。”中國老師們解答問題耐心細致,甚至還為他倆開設中文小課堂,重點學習工程術語。沒過多久,兩人成為當地雇員中的技術骨干,不僅能在中印尼團隊溝通時充當“橋梁”,分享現場實際操作要點,為其他印尼員工傳授技術。
“當時我聽說印尼要建設東南亞第一條高鐵,非常激動,專門從外島來到項目部尋找就業機會。”印尼籍員工詹振豪激動地說道,雅萬高鐵將是印尼鐵路歷史上的里程碑,希望能在工程建設中留下自己的名字。現在他能獨立完成制梁、管理運輸甚至指揮吊裝,這讓他很有成就感。“感謝中方團隊傳授的技術和經驗,為印尼培養了第一批高鐵技術人員。”
事實上,像詹振豪這樣越來越多的外籍員工通過中國企業改變了生活、認識了中國。在海外項目建設過程中,“電建精神”也在隨之“生根發芽”,與外籍員工在相輔相成中“開花結果”。
在雅萬高鐵的建設過程中,中國電建的技術實力和社會責任擔當都得以展現。爪哇島賈雅村有一條“順心路”。由于當地暴雨頻發,但排洪一直跟不上,建設團隊得知這一情況后,幫助村莊修繕了排洪渠,修復了受災路段,還為該村新修了水泥便道。項目啟動幾年來,幫助當地民眾“順心”的事兒還有很多。雞西渡村海拔較高,旱季時,村民只能靠人工運水。在中方團隊的幫助下,水井翻修了,管材也更換了,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取到水。曾經發生水災后,項目部還積極向受災村民提供大米、面粉等食物,幫助村莊清理排水溝、修復道路、維修水閘、疏通河道。
無論是參與建設的,還是在沿線生活的,都從中感受到了變化與機遇。萬隆附近Rw18村村長阿瑟普興奮地說,西爪哇省政府很早以前就規劃搬遷到附近,但一直未能實現。“等投入使用后,這里將成為萬隆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大家的好日子也越來越有盼頭!”“我想到火車站跑貨運,賺錢蓋新房。”“希望開個店鋪,早日致富。”圍繞著這條友誼線路,印尼民眾的心愿樸素又誠懇,對未來充滿美好期待。
綠色,正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鮮明底色。在深耕“本土化”發展的同時,中國電建的履責腳步也并未停歇,竭盡所能在項目所在國開展履責行動,深刻詮釋著“共同發展”的價值觀。
“眼中有花、窗外有綠;路景相融、一站一景。”全線開通的中老鐵路,是中老友誼之路,也是一條綠色生態之路。中國電建針對環境保護工作成立領導小組,在施工過程中優化取、棄土場和施工便道等臨建設施,降塵降噪、污水處理、邊施工邊綠化……最大限度降低對生態環境,學校、醫療站點可能造成的干擾影響,贏得當地民眾和政府的贊許。
國內玉磨段整條線路穿越西雙版納野象谷自然保護區和萬畝茶園,為減少對區域野生亞洲象種群的干擾,項目部及時采取降塵降噪措施,專門為野象建設遷移通道,并首次在全國鐵路網設置了近40公里的野象防護柵欄。
在老撾國際旅游城市萬榮縣修建了全縣最大污水處理站,處理后排放的水十分清澈,確保當地的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在路基草皮鋪設上,選擇了當地常見草類和灌木類植物鋪砌路基,不僅很大程度上節約了成本,還加快了路基鋪砌的速度,增強了草皮穩定性。這些植物生長速度快,再生力強,很快實現了大面積的草地成型,成片成綠的草地融入周邊的綠植,顯得更加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縮短的是時間,延長的是友誼。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的新起點上,中國電建將始終秉承“建世界一流企業,創全球卓越品牌”的愿景,肩負起“營造綠色環境,服務智慧城市”的使命,堅持精工良造、品臻致遠,建造安全、便捷、智能的交通設施,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不斷滿足“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民眾的美好出行需求,助力讓更多中國路穿越奇峻險阻迤邐成畫,中國橋橫跨天塹巍然如詩,中國站成為地標閃耀光芒,中國隧潛龍在淵橫貫相通……
責任編輯:楊娜
校對:高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