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3-08-16 10:09
云南與緬甸、老撾、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接壤,具有發展口岸經濟得天獨厚的優勢。
隨著云南綜合交通運輸條件的不斷改善,特別是中越、中老、中緬3條國際鐵路大通道的延伸,對外通道“接口”正在完善,當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人流、車流、物流高效流動,輻射帶動沿線及周邊國家效應日益凸顯。
米軌中亞班列正在通過中越米軌鐵路大橋。劉昊亮攝
米軌中亞班列累計開行超4000列
8月15日清晨,在云南省紅河州河口口岸,米軌中亞班列從山腰國境站緩緩駛出,通過中越米軌鐵路大橋發往越南老街。
中國開遠至越南海防之間的米軌鐵路中亞班列自開行以來,截至8月14日,累計開行達4025列,完成跨境貨物運輸160萬噸,在中國與越南間搭建了“重去重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客戶和河口北站工作人員在貨場查看貨物發運情況。劉昊亮攝
米軌鐵路是指軌距為一米的鐵路。米軌中亞班列依托中越米軌鐵路,從中國開遠、越南海防兩地雙向對開,通過中國山腰口岸、越南老街口岸,形成穩定跨國班列運輸模式。
為充分融入“一帶一路”建設,2017年12月,米軌中亞班列首次實現以“班列化”形式開行國際貨運列車。
今年以來,隨著世界經濟復蘇增長,米軌中亞班列持續增運上量,每日穩定開行2至4列。米軌中亞班列采取固定裝車地點、運行線路、列車車次、到發時間、運輸價格的“五定”班列方式。運輸時效性、穩定性、便利性更強,深受中越兩國企業青睞。
國鐵昆明局山腰國際聯運交接所所長董武軍介紹,目前中亞班列出口主要以化肥為主,進口以硫磺為主,這種“重去重回”的運輸模式,有效避免了鐵路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大大降低了雙方企業的運輸成本。
“班列化”開行5年來,米軌中亞班列占中越米軌國際聯運總量的四成,進出口貨物比例基本持平。
常態化開行的米軌中亞班列形成便捷的國際物流運輸,吸引了眾多投資企業和貿易區建設。
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全景。劉昊亮攝
每天,云南天馬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河口片區經理張峻瑋都要到河口北站貨場和山腰站現場查看,及時掌握貨物到發數量、集裝箱換裝情況。
“通過鐵路運輸、海鐵聯運等方式發展貿易,貨物進出口量逐年遞增,經貿伙伴從原先的越南、老撾、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延伸到了沙特、科威特等中東國家。”云南天馬物流公司河口片區經理張峻瑋說。
近年來,紅河綜合保稅區、河口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大型項目相繼落戶云南省紅河州,為國際物資入滇、本土物資出省出國提供了發展提供了大通道。
中老鐵路“瀾湄快線”到達王家營西站。黃再云攝
國際鐵路持續發力助力口岸經濟強勁發展
在云南,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從云南昆明始發,直通老撾萬象。米軌中亞班列從云南開遠始發,直通越南海防,以昆明鐵路樞紐為中心,兩條國際物流通道實現互聯,融入全國鐵路網。
對外經貿合作不斷擴大,鐵路發揮了積極作用。眼下,一列列滿載泰國榴蓮、山竹等特色產品的中老國際貨運列車正通過云南磨憨鐵路口岸入境,發往昆明、成都、廣州等各大城市。今年以來,中老鐵路沿線開發加快,累計貨運量、旅客量同比分別增長105.2%、152.7%。
國鐵昆明局開遠車務段河口北站站長江壽福介紹,客運方面,從昆明至河口北動車開行僅需要4個半小時,時空距離的壓縮,加速了客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流通,貨運方面,充分發揮鐵路運量大、運價低、時效快和綠色環保等優勢,打造了中國和東盟各國的物流通道,促進了與相關國家的貿易增長。
中老鐵路水果冷鏈班列到達昆明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后,集裝箱正面起重車正在進行卸貨作業。黃再云攝
為提升班列運輸效率,鐵路部門積極與海關、邊檢部門協作,實現24小時預約通關。河口、磨憨口岸建立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采取即到、即檢、即放的快速通關放行模式。
云南省緊抓國家支持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大機遇,加快口岸建設步伐,著力做大做強口岸經濟。據了解,上半年,云南省制定實施口岸建設三年行動,安排9億元財政資金,支持磨憨、瑞麗、河口等3個國際口岸城市建設,持續完善中國(云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不斷優化口岸通關能力,實現全天候24小時業務預約辦理。
河口、磨憨口岸建立農副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采取即到、即檢、即放的快速通關放行模式,極大提高了通關效率,進一步壓縮了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匯聚了發展合力。
據悉,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口岸通關穩步恢復、通關效率不斷提升,口岸實現進出口貨運量、貨值同比分別增長51.3%、21.8%。(張偉明 許崇官 趙漢斌)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