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3-05-30 10:20
構筑共商共建共享的能源智力絲路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白宇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創建四周年。十年來,能源合作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領域,而智庫交流作為世界人民思想對話、人文交流的重要渠道,在促進政策溝通、民心相通方面的作用日趨凸顯,已然成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中的特色亮點。
為共同探討和發揮智庫在增進理解合作、維護能源安全、推進能源綠色轉型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行穩致遠,5月25日,由國家能源局指導,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與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智庫論壇在廈門召開。
17家中外智庫聯合發起共同行動倡議
作為第三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論壇期間舉辦的分論壇,本屆論壇以“智領未來:構筑共商共建共享的能源智力絲路”為主題,圍繞智庫在國際能源合作領域發揮的作用等話題展開深度交流。
中國石油集團總經理助理兼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國石油集團國家高端智庫研究中心主任張華林指出,智庫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希望通過中外智庫間合作,搭建起信息共享、資源共享、成果共享的平臺,以智庫交往帶動人員互動,促進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增進民心相通和國際互信。
此外,在此次會議上,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執行董事、中國石油集團國家高端智庫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余國還代表17家中外智庫發布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智庫共同行動倡議。
倡議提出,中外智庫應攜手深入開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研究,堅持智力引領,注重頂層設計,促進溝通理解,推進項目合作,打造對話平臺,推動綠色發展,營造良好環境。要發揮智庫智力平臺、交流平臺、傳播平臺、共享平臺作用,以聯合研究、專題研究等務實方式開展頂層設計和發展規劃研究,深化能源安全、氣候變化、能源轉型、科技創新等領域學術攻關,積極參與能源治理和政策對話,共同推動“一帶一路”邁向更加綠色、包容、安全、普惠的能源未來。
對此,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石油集團國家高端智庫研究中心副主任陸如泉也告訴記者,作為智庫,要戰略思維、獨立思考,希望更多的組織和國家了解并加入到倡議中來,共同推動倡議的實施和落實。
油氣合作是“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此次論壇的報告發布環節,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海外投資環境研究所所長楊艷發布了《“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十周年:回顧與展望》(以下簡稱“報告”),系統介紹了過去十年來,中國企業在國際油氣合作領域取得的主要成果及經驗啟示,并對未來的發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楊艷表示,油氣合作是“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給國際油氣合作開闊了思路,催生了新的合作機制,打開了新的合作局面。中國企業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努力實現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一帶一路”油氣合作。
聚焦合作成果,根據報告內容,十年來,我國建成了橫跨中國西北、東北、西南三大陸上油氣運輸通道和海上油氣運輸通道,三大陸上通道合計原油運力達7200萬噸/年,天然氣運力達1050億立方米/年;海上通道原油和LNG年接卸能力分別超過6億噸和9730萬噸。
此外,報告明確,油氣領域十年來打造了“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平臺,實現了“一帶一路”油氣合作政策對接,鞏固了“一帶一路”油氣合作的基礎。
對于鞏固油氣合作的基礎,楊艷介紹稱:“一方面,我們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國家上繳稅費超過2000億美元,帶動當地就業超過數百萬人,平均員工本地化率超過85%;另一方面,我們積極開展公益事業,支持社區發展,通過捐資助學、架橋修路、賑災救災、改善醫療提升當地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惠及人口超5000萬。”
在回顧成績的同時,報告也從十年來的合作中總結凝練了寶貴經驗。
“從過去十年的油氣合作實踐可以看出,堅持戰略對接是油氣合作的基本前提,堅持互利共贏是油氣合作的基本原則,堅持國際化運作是油氣合作的根本保障,堅持專業化管理是油氣合作的重要支撐。”報告總結稱。
面向未來,楊艷表示,“一帶一路”仍為重要的油氣合作區。應統籌存量與增量,深化和擴大“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充分利用多邊機制,構筑能源合作新型伙伴關系;加強國家戰略對接,共同尋求油氣合作新機遇;加快綠色技術創新,實現油氣和新能源融合發展。
全球視野下中國能源企業競爭力正在增強
除了上述的報告外,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還在此次會議上發布了《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能源企業全球競爭力評估》(以下簡稱“評估報告”),其內容聚焦能源企業的全球競爭力情況。
記者梳理發現,評估報告公布了分行業的中國企業比例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比如,評估報告明確,在能源企業全球500強中,中國、美國、日本占據半壁江山,中國、俄羅斯、美國則又是長期占據了頭部10強中的兩強。此外,評估報告也指出,在全球視野下,中國能源企業的競爭力正在增強,特別是在成長性和規模方面,中國企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同時報告也指出,中國企業要注重效率、安全和ESG等方面的提升。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中國能源企業的國際合作取得了長足進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給中國能源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機遇與挑戰。”對于評估報告的發布背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國發院研究員劉旭解釋稱。劉旭同時表示,追蹤中國能源企業的發展過程,并通過量化方法對企業全球競爭力進行評估,同時與國際主要能源企業進行橫向比較,既有助于為我國政府和企業提供高質量的決策依據、推進“一帶一路”發展,同時有助于建立中國自主的能源企業評估體系,推進中國軟實力和話語權建設。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