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能源頭條

中國綠證:暢行中國 走向世界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5-14 09:22

潮涌大灣區“中國綠證:暢行中國 走向世界——綠證走進粵港澳大灣區”活動側記

中國能源新聞網見習記者 趙雅晴 記者 王怡

  海風輕拂,夏韻初濃。五月的深圳,草木葳蕤,灣區大地浸染層層新綠。

  置身這片熱土,創新驅動的脈搏與低碳發展的呼吸同頻共振——一幅以“綠色”為底色的時代畫卷,正在南海之濱徐徐展開。

  12日下午,“中國綠證:暢行中國 走向世界——綠證走進粵港澳大灣區”活動順利舉行。

  這場匯聚來自國家能源局、地方政府、電力交易中心、國際組織、粵港澳三地企業及智庫等單位200余位嘉賓的盛會,既是對中國綠證多年發展探索的總結,更是中國綠證邁向國際市場的重要宣言。

  何以灣區?

  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產業集聚,外貿進出口表現活躍,綠色電力需求旺盛。

  “粵港澳大灣區既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培育綠證市場的先鋒隊和主力軍。”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萬勁松表示,綠證制度實施以來,大灣區綠證市場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交易規模屢創新高,市場活躍度領跑全國。

  近兩年,在政策引導與市場驅動的協同發力下,粵港澳三地成為全國綠色電力消費的重要增長極。

  “大灣區綠證綠電累計交易量1329億千瓦時,平均增速10倍,2024年大灣區綠證綠電交易量達4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11倍。”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總法律顧問兼合規官張巧玲介紹,2025年一季度,大灣區綠證綠電交易更是實現“開門紅”,交易量達7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倍,占全國同期交易量的39%。

  綠證市場的發展離不開充沛的綠色能源供應。

  南方電網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紹武表示,南方電網積極構建以清潔能源為主體的電力供給新格局,為區域綠色低碳轉型筑牢根基。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裝機容量已超2億千瓦,成為南方電網第一大電源;打造“西電東送”輸電大通道,每年向粵港澳大灣區送電超過2000億千瓦時;南方電網非化石能源電能量占比已經達到55%。

  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綠色電力消費是推動區域能源結構優化、產業升級的重要驅動力。

  大灣區綠證市場的活力源于其消費主體多元,產業特色鮮明。

  張巧玲表示,2024年,綠電消費參與主體超3000家,在節能降碳政策要求與供應鏈綠色轉型雙重推動下,高耗能、外向型、高新技術企業成消費主力。

  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灣區居民也加入到綠證綠電交易中,綠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風。

  “2024年個人消費購證量達6.3萬個,個人綠色電力消費增長185倍,綠色充電樁試點開啟了新能源車充綠電的新模式。”張巧玲說。

  一系列數據的背后,是粵港澳大灣區綠證市場繁榮發展的真實寫照。

  關鍵一步

  活動現場,全球綠色電力消費倡議(RE100)全面認可中國綠證宣布儀式成為全場焦點。

  氣候組織首席執行官海倫?克拉克森指出,RE100對中國綠證的全面認可,是全球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關鍵一步。

  她表示,這意味著無論是中國企業還是國際RE100成員及其供應鏈伙伴,如今可以放心采用綠證,更便捷地核證其采購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并精準追蹤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目標的進程。

  長期以來,國際綠色電力消費市場規則多由西方主導。如今,中國綠證獲得RE100全面認可,既是對中國綠證權威性、唯一性的肯定,也意味著中國綠證相關技術標準已與國際接軌,中國綠證的國際地位開始顯現。

  對于綠色供應鏈企業而言,這一認可帶來諸多利好。

  在當前中美國際貿易形勢下,外向型企業面臨較大壓力,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新電池法案等涉碳貿易規則陸續生效。與會嘉賓認為,借助RE100無條件認可中國綠證的契機,綠證將有力支持企業應對綠色貿易壁壘,有效增強出口綠色競爭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含綠量”,提振企業信心。

  海倫?克拉克森表示,從固定電價政策到如今的市場化發展,中國政府以持續完善的政策體系,引導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實現技術成本快速下降,形成了成熟的商業模式。

  “近兩年來,隨著綠證制度加快完善,我國已構建起全范圍覆蓋、全周期閉環、全過程透明、全環節高效的綠證制度體系,綠證代表綠色電力消費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萬勁松強調。

  “RE100全面認可中國綠證,其顯著影響將在于,從市場端發力,讓中國綠證被更多全球供應鏈企業所接受。”北京電鏈科技有限公司雙碳事業部總監鄭穎認為,這是以政策鼓舞市場的成功案例。

  全新階段

  推動綠證交易與能耗雙控、碳排放雙控的有效銜接,成為會場討論的高頻詞。

  今年以來,隨著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關于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出臺,綠證市場邁入了以需求側為牽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全新階段。

  綠證市場的驅動力由核發向消費發力,通過“強制+自愿”的消費促進機制,激發市場新活力——既要“供得上”,也要“用得好”。

  對企業而言,綠證應用已經從綠色電力消費證明,過渡到推動企業綠色轉型、降低碳排放、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工具。

  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電力及可再生能源采購經理徐明表示,綠證讓企業不僅實現了自身的碳減排目標,還能降低所生產化工產品的碳足跡,有利于下游客戶的綠色轉型。“綠證的使用還增強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尤其是在滿足跨國企業綠色供應鏈要求方面,綠證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綠色通行證。”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郭雁珩建議,要推動綠證更好銜接碳排放雙控制度。他認為,綠證的優勢在于促進電碳制度的協同,關鍵核心是要考慮綠證的剩余碳排放因子方法學和動態更新機制。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經營管理部電力交易與價格管理處副處長王淑強分享了綠證在綠色金融方面應用的實踐經驗。國家電投不僅通過綠證交易實現自身運營的綠色化,還積極探索綠證金融創新,將綠證收益權作為質押物,開展綠色權益融資貸款。這種創新模式不僅為企業提供了低成本的融資渠道,還進一步激勵了企業參與綠證市場交易的積極性。

  綠證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成功實踐,為綠證市場建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灣區樣本”。

  中國綠證制度建設的快速發展、持續完善,更成為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國力量。

  未來,當綠證成為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的“綠色名片”,世界將看到——東方潮涌處,綠色經濟揚帆時。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