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4-10-14 11:17
2024年10月4日,二十國集團能源轉型部長會議在巴西舉行,重點圍繞能源轉型融資、轉型社會影響、可持續燃料等議題開展討論。經過密集磋商,會議最終達成了部長聲明。譯文如下。
二十國集團能源轉型部長會議
公正和包容性能源轉型原則
(巴西 福斯杜伊瓜蘇,2024年10月4日)
本著不讓任何人掉隊的宗旨,二十國集團成員根據可持續發展目標7、《巴黎協定》以及第二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的“第一次全球盤點成果”,贊同促進清潔、可持續、公正、可負擔和包容性的能源轉型自愿原則。
重申加快能源轉型的重要性,包括根據技術中性原則面向低排放發展的廣泛可選方案,以到本世紀中葉左右實現全球碳中和或溫室氣體凈零排放;認識到國際合作在促進能源轉型中的作用;承認那些既提升環境上的可持續性又創造就業機會的促進可持續經濟轉型的現有框架和倡議;注重社會公正、消除貧困以及公平;銘記國家和國際承諾及各自不同的國情、需求和優先事項,以及不同的途徑和進路,茲鼓勵各國在制定能源轉型政策時考慮如下自愿原則:
原則一:制定服務于公正和包容性能源轉型的能源規劃
承認跨部門的地區和國家長期能源規劃和政策的重要性。它們在各國指導促進能源轉型的行動和融資機制,設計和實施公正和包容性能源轉型的政策,同時確保能源安全、可負擔性、可及性以及市場穩定和經濟繁榮。
原則二:消除能源貧困
消除一切形式的能源貧困,重點是確保人人都能獲得可負擔、可靠、可持續的現代能源,包括清潔烹飪。
原則三:社會對話和利益相關者參與
推進社會對話,鼓勵包括受影響社區、雇主團體和工會在內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切實有效地參與和能源轉型有關的決策過程。
原則四:社會保護
為了支持工人和社區,特別顧及窮人和處于弱勢的人,加強所有人享有適當的社會保護體系,將之作為公正和包容性能源轉型的一部分。
原則五:政策包容性
在能源規劃和政策中納入性別平衡的交叉視角,包括婦女賦權、年齡、種族、民族和弱勢群體,并確保成本和收益的公平分配。
原則六:尊重權利
在規劃和實施能源轉型政策和項目的過程中,尊重、促進和考慮其各自在人權、土著人民、當地社區、殘疾人以及勞工權利方面的義務。
原則七:投資于為了公正和包容性能源轉型的可負擔和可靠的解決方案
探索高效、包容性和公正的能源解決方案成本分配機制及其對能源成本的影響,重點是及時調動資源,努力促進發展中國家創新技術和商業模式的低成本融資,廣泛分享惠益,幫助減輕能源轉型的負擔尤其是最貧困人口的負擔。
原則八:實施安全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實施有效和包容性的措施,確保創造本地化的價值,使社會經濟、環境和其他效益最大化,并公平地分配效益。在尊重國家自然資源和能源基礎設施永久主權的同時,努力減輕如下兩個方面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不利影響,即,與能源有關的政策和基礎設施,對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某些材料和礦物的開采、提煉和加工。
原則九:人人享有可持續的包容性經濟增長
通過可靠、多樣化、可持續和負責任的供應鏈和價值鏈,包容性國際合作以及始終為所有人,包括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的人民,創造當地價值并使之從中獲益,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
原則十:高質量的工作和勞動力發展
根據國家確定的優先發展事項,創造體面的工作和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并通過技能再培訓和技能提升,實現部門勞動力流動和勞動力轉型,從而創造就業途徑;同時注意國際勞工組織這方面關于為所有人提供公正轉型的指南,為所有人創造更多機會。(譯者胡德勝系重慶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能源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