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24-09-02 10:54
8月30日,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聯合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抽水蓄能行業分會共同發布的《抽水蓄能產業發展報告2023年度》(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已納入規劃和儲備的抽水蓄能站點資源總量約8.23億千瓦,已建成5094萬千瓦,核準在建1.79億千瓦,已建在建規模共計近2.3億千瓦。預計2024年抽水蓄能裝機規模仍將保持穩步增長。全年投產規模在600萬千瓦左右,到2024年年底,總裝機規模達到5700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潘慧敏在當日的發布會上表示,在各類調節性資源中,抽水蓄能在經濟性、安全性和環境效應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明顯,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家能源局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遵循“國家定規模、地方定項目”的基本原則,持續強化規劃引領,加強行業監測監管,堅定不移推進抽水蓄能高質量發展。
報告顯示,2023年是推進落實“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和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十四五”建設任務的關鍵之年,行業平穩有序發展。2023年度全國新核準抽水蓄能電站49座,核準規模6342.5萬千瓦;新投產裝機容量515萬千瓦,在運總裝機容量達5094萬千瓦。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抽水蓄能行業分會副理事長趙增海介紹說,2023年印發申請納入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重點實施項目技術要求,明確了在運及2025年底前擬投運的48座抽水蓄能電站的容量電價,進一步落實了容量電費疏導路徑,產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2023年抽水蓄能電站單位千瓦造價總體平穩,在建項目有序建設實施,工程建設技術、裝備制造技術、數字化智能化應用水平等實現創新提升;電站調度運行更加靈活,在能源電力保供、綠色轉型方面的價值愈發顯著。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加快建設系統調節資源、積極推進系統調節能力提升,是促進新能源消納、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報告稱,2023年開展了抽水蓄能發展需求預測研究,考慮風電、光伏發電等不同發展規模情景,2035年儲能需求總規模約6億至7.5億千瓦。相比其他儲能形式,抽水蓄能技術成熟、安全性高、經濟性優,仍是最優的電源選擇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劍波建議,未來需要結合新型電力系統發展,不斷提升抽水蓄能涉網性能,研究完善抽水蓄能發展的政策和技術措施,同時關注新型儲能技術的發展。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李昇指出,新形勢下推動抽水蓄能高質量發展,需要從高質量規劃、高質量建設、高質量運營三方面下功夫。著眼于推進抽水蓄能需求論證研究、站點資源調查,統籌優化布局,推進高質量規劃;重視電站勘測設計質量、依法依規做好項目核準開工管理、加強科技創新和工程安全質量,推進項目高質量建設;高質量運營則重點做好電價機制研究和調度運行管理,在保持價格政策平穩基礎上做好與市場化銜接,保障行業平穩有序發展。(王璐)
責任編輯: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