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8-13 14:57
全面綠色轉型提速對能源產業投資影響幾何?
中國能源新聞網見習記者 衣韻潼
8月11日,《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12日,A股環保設備指數高開高走,截至收盤大漲逾4.7%,板塊全天獲主力資金凈流入1.4億元,能源設備、煤炭、水電、智能電網等指數跟漲,多股飄紅。
業內普遍認為,把綠色轉型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有利于進一步塑造我國的發展新優勢。對能源轉型產業鏈投資而言,《意見》指導意義突出。
針對不同領域提出量化工作目標
此次《意見》是中央層面首次對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進行系統部署。
圍繞構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空間格局、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推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五大領域,以及推進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三大環節,《意見》分別就2030年、2035年提出階段性目標,部署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意見》提出了一系列量化指標。如重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5%左右,抽水蓄能裝機容量超過1.2億千瓦,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同時,首次提出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5萬億元左右;大宗固體廢棄物年利用量達到45億噸左右,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等。
此外,為進一步完善綠色轉型政策體系,《意見》就財稅政策、金融工具、投資機制、市場化機制、價格政策、標準體系六個方面做出細致安排。完善鼓勵靈活性電源參與系統調節的價格機制,實行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研究建立健全新型儲能價格形成機制;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適時有序擴大交易行業范圍;并完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制度,加強綠電、綠證、碳交易等市場化機制的政策協同。
“此次文件特別突出了產業和消費側在綠色轉型中的引導作用,對綠色轉型價格政策和市場化機制做出頂層設計,彰顯了我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綠色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決心?!比A泰證券能源轉型首席分析師劉俊表示,《意見》再度強調深化電力價格改革,健全階梯電價制度和分時電價政策,完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同時對電碳協同作出指引,進一步完善綠色轉型政策體系,對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活躍市場交易影響深遠。
三大維度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聚焦能源建設,《意見》重點做出三方面部署。一是加強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十四五”時期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接下來5年逐步減少,在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的前提下,重點區域繼續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積極有序推進散煤替代;二是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西北風電光伏、西南水電、海上風電、沿海核電等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積極發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因地制宜開發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三是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強清潔能源基地、調節性資源和輸電通道在規模能力、空間布局、建設節奏等方面的銜接協同。
穩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意見》首次提出“未來5年逐步減少煤炭消費”。國盛證券能源電力首席分析師張津銘分析,伴隨能源轉型和新型電力系統加速推進,煤電逐步向調節性電源轉變,其靈活調節和容量支撐價值凸顯,有望通過“電量電價(傳導燃料成本)+容量電價(回收固定成本)+輔助服務(獲取調節收益)”獲得穩定合理化收益,建議重視煤電價值重估的投資機會。
構建清潔能源基地方面,《意見》強調加快建設4類清潔能源基地,“是對電源和區域的進一步明確”,張津銘認為,展望后市,以海上風電為主的新能源和具備成長確定性和紅利潛力的核電板塊或將釋放投資機會。
德邦證券環保公用事業分析師郭雪表示,為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速,《意見》強調科學布局抽水蓄能、新型儲能、光熱發電,建設智能電網,加快微電網、虛擬電廠、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反映在A股市場上,清潔能源運營商及抽水蓄能、虛擬電廠、輸配電網等環節有望率先受益。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