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隴上孟河

  • 中電智媒IOS版

  • 中電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能源頭條

迎峰度冬 能源保供丨增“油”添“氣”保冬供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12-14 14:26

“油“氣”保冬供

國能源新聞網見習記者 趙悅婧

  時至大雪,隆冬將至。受冷空氣和暖濕氣流輸送的共同影響,本周我國多地大幅降溫,局部迎來今冬首場大范圍降雪。作為冬季供暖的主力,“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天然氣迎來冬季保供“大考”。

  氣溫是影響冬季天然氣需求的重大變數。據相關數據顯示,以北京為例,冬季氣溫每降1攝氏度,天然氣日均供應量增加約200萬立方米;每降5攝氏度,每日需增加天然氣供應約1000萬至2000萬立方米。

  日前,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2023~2024年采暖季天然氣保供專題會議。會議要求,油氣央企要繼續帶頭保供穩價,堅持立足國內全力增儲上產,確保儲氣庫滿庫入冬,“全國一張網”安全穩定運行,千方百計保障采暖季天然氣供應平穩。

  連日來,油氣央企全力籌措資源,強化產業鏈統籌協同,氣田增產、氣庫注氣、增加液化天然氣(LNG)進口,發揮“全國一張網”優勢,全力保障寒潮天氣下民生用氣無憂。

勘探不停 發現不止

  國產氣是能源保供的“壓艙石”。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石油”)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國石油天然氣全產業鏈已做好全面部署,截至11月22日,國石油本輪供暖季累計向市場供應天然氣超156.9億立方米,貢獻全國供氣量的6成以上,最高日供氣量達到7.96億立方米,創歷史同期新高。

  一條條有力的數據,是主力氣區開足馬力增儲上產,穩固國產氣“壓艙石”作用的最好體現。

  作為我國陸上天然氣管網樞紐和國內最大的氣源地,國石油長慶油田緊抓老氣田穩產,沖刺新井投產投用。截至11月30日,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達到6009.85萬噸,已連續四年實現6000萬噸以上高效穩產。

  可喜可賀的是,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勘探攻堅,12月1日,長慶油田在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洪德地區發現地質儲量超億噸級整裝大油田,標志著鄂爾多斯盆地西部斷層裂縫區域石油勘探獲得重大突破,開辟了盆地西部石油勘探開發新領域。“截至目前,長慶油田已在這一地區提交石油探明儲量5024萬噸、預測石油儲量5620萬噸。”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副經理牛小兵介紹說。

  在常規油氣勘探不斷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非常規油氣也跑出了“加速度”。

  以頁巖氣見著的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石化”)更是鉚足了勁該公司12月11日宣布了一項新紀錄——涪陵頁巖氣田井累計產量突破4億立方米,創全國頁巖氣單井累產最高紀錄

  據國石化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我國首個實現商業開發的大型頁巖氣田首批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投產10年來,涪陵頁巖氣田已累計探明儲量近9000億立方米占全國頁巖氣探明儲量的34%,不斷為長江經濟帶沿線2億多居民送去“涪氣”。

應儲盡儲 力爭多儲

  “天然氣資源準備較為充足,各類儲氣設施入冬前應儲盡儲,天然氣合同實現全覆蓋,供應能力穩步提升。”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介紹迎峰度冬能源供應保障情況時表示。 

  被稱作地下“天然氣銀行”儲氣庫,承擔著天然氣區域調峰、應急供氣等職能,在冬季天然氣保供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從西部邊陲到巴蜀大地,從渤海灣畔到白山黑水,國石油各儲氣庫紛紛擔負起“調節閥”重任,持續提升應急沖峰能力。

  新疆油田呼圖壁儲氣庫經過多周期注采運行及調整工程一期、二期的有效實施,連續5年庫存量突破百億立方米。西南油氣田相國寺儲氣庫高效推進擴壓增量工程建設,做到“應注盡注”,首次達到45億立方米滿庫容。遼河油田雙臺子儲氣庫完成年度注氣計劃的102%,最大日注氣量達2776.4萬立方米,沖峰能力達3800萬立方米/日。華北油田蘇橋儲氣庫第十一周期沖峰能力達2000萬立方米/日,同樣再創新高。

  記者從國石化新聞辦獲悉,為全力提升儲氣調峰能力,確保注采流程切換順暢,國石化強化安全管理,提前組織開展重點設備設施檢維修工作,加快推進LNG儲罐建設。

  11月2日,我國自主研發國內首座27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儲罐在青島投產,這也是目前全球容量最大的天然氣儲罐。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也攢足保供沖峰“底氣”

  據悉,國家管網持續優化“接收站—管網—儲氣庫”一體化協同運營,著力提升資源入網量,與管網相連的18座儲氣庫應注盡注,最大采氣入網能力2億立方米/天。

合理引進 LNG保通保暢

  作為國產天然氣的有利補充,進口LNG(液化天然氣)資源可有效保障低溫天氣及用氣高峰時段安全平穩供氣,提升“寒潮”里的溫暖指數。

  11月15日,駛自卡塔爾的“阿爾達夫那”號輪裝載26萬立方米LNG,靠泊在國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碼頭。這是該LNG接收站自2013年投產十年來接卸的第472船目前接收站LNG儲罐總存儲量居于高液位,正式開啟為期5個月的高負荷送暖模式最高日外輸量達4200萬立方米,確保今年冬供季“接得進船、儲得下液、輸得出氣”。

  據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戴俊明介紹,唐山LNG接收站投運以來,累計向京津冀地區輸送天然氣超500億立方米

  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裝載的26萬立方米LNG經過氣化加工后,將源源不斷地流入京津冀地區的千家萬戶。

  黃海之濱,國內規模最大的LNG儲備基地——國海油鹽城“綠能港”為積極應對華東地區冬季保供的巨大用氣需求,提前研究制訂接船計劃,全面分析影響生產外輸的各個環節,不斷完善各項具體應對措施,在10月份創下“6天接卸3船、1天進出港2船”的高效接卸新紀錄。截至目前,國海油鹽城“綠能港”已累計接卸43艘大型LNG運輸船,接卸總量突破286萬噸,成為保障華東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的重要氣源。

  責任編輯:張棟鈞

  校對:高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