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5-06-30 14:00
通訊員 柯璐 中國電力報記者 劉光林
6月16日,正午時分,陽光燦爛。記者步入徐州新沂市雙塘鎮雙井村,干凈、整潔、綠色、環保的氣息撲面而來。街道寬敞明亮、民房排列整齊、綠樹環繞村莊,農戶屋頂上錯落有致的光伏板,遠遠望去好像一片藍色的海洋。這里是江蘇省首批農村分布式光伏整村開發試點村之一。
“過去裝光伏總怕出問題,現在村里統一規劃、集中安裝,便捷的同時還享受到了屋頂租金收益。”村民王先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預計每月都可增收近500元。
五大維度推進創新舉措
今年3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通知,要求要充分認識農村分布式光伏發電對推進農村能源革命、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深入開展“千家萬戶沐光行動”。
一馬平川的地理條件,為江蘇發展分布式光伏提供了絕佳助力。截至今年5月底,江蘇全省接入光伏總裝機約82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總裝機約5800萬千瓦。今年前5個月,全省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已達到1230萬千瓦,除去超過997萬千瓦的工商業光伏,其余近233萬千瓦幾乎全部來自農村。
分布式光伏并網規模的激增,對電網承載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4月末,江蘇省政府出臺文件《關于貫徹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的實施意見》,圍繞“上網模式、備案管理、接網消納、整村開發、安全管理”五大維度推出創新舉措,大力推動全省分布式光伏科學布局、規范發展,全面破解分布式光伏發展痛點,為行業注入強勁動能。
“近幾年,隨著光伏組件價格的下降,以及眾多有實力的企業參與分布式光伏產業開發,農村戶用光伏很快發展了起來。”國網江蘇電力配網管理部智慧配網處副處長朱衛平分析說。
蘇北地區的民居屋頂多,可以最大程度地安裝光伏設備。“普普通通一家就能裝到30~40千瓦,有的村子甚至戶均超過50千瓦,而蘇北農村戶均配變容量能夠達到4~5千伏安以上。”朱衛平計算了一下,一個擁有40戶居民的村子只要超過6~7個家庭裝上光伏板,就有可能造成配變反向重過載。
然而,如何在短期內接納如此大規模的分布式光伏,成為江蘇配電網面臨的最大挑戰——配電網建設必須充分保障分布式光伏發展。以往,當地供電企業一般通過快速組織配變增容、新增布點等方式解決。
但戶用光伏規模小且分散,而當前的主流開發模式仍然以分散開發為主。在這種開發模式下,光伏設備建設時序零散、接入地點分散,而且不可避免地給供電企業帶來許多重復改造和投入。對此,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在國家實施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的基礎上,大力推進“整村連片”接入模式試點。
整村連片開發增加農戶初裝收益
“整村連片”接入模式有多種好處:政府通過統籌管理、集中監管,促進分布式光伏市場良性發展,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力。居民權益在得到統一保障的同時,收益也同步提升。電網企業可以做到“一把投”,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投入;同時還能吸引光伏開發企業參與進來,保障戶用屋頂光伏項目的高質量運行。
雙井村是典型案例。今年2月,該村整村光伏建設基本完成。整村開發后全村光伏用戶總數為56戶,占可開發用戶數的81%,總容量2709千瓦。該村整村光伏接入的10千伏雙井2線與用電負荷較大的10千伏雙福線通過功率互濟,實現區域光伏發電就地消納,雙福線主供的工業園區也因此成為綠色零碳園區。
“供電公司推行的整村連片開發模式,其核心就是精簡代理商環節,實實在在提高農戶初裝收益和屋頂租賃收入。以光伏板壽命25年測算,全村光伏總收益在640萬元,相比零散開發提高近30%。”3月15日,雙井村黨支部書記仲保文向前來考察學習的孟莊村、高塘村代表們介紹該村光伏惠農工作成效。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于2024年5月建成了我國首個分布式光伏資源開發配置平臺,實現江蘇范圍內屋頂分布式光伏資源的精準定位與電網承載力科學評估。平臺可通過分析區域光伏承載力薄弱點,提出優化光伏接入、促進就近消納等建議。目前,江蘇省已建成7個分布式光伏整村開發試點。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