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電網報 時間:2024-05-24 16:28
500千伏威赫電廠送出工程。鄭世寅攝
5月13日,最后兩檔架空導線接入電廠側構架,標志著500千伏威赫電廠送出線路正式接入世界上循環流化床單機容量最大、參數等級最高的電廠——威赫電廠,為該電廠全面建成送電奠定了基礎。
這也意味著畢節高比例新能源和儲能示范區建設取得又一重大進展。
烏蒙山深處的貴州省畢節市,曾經是我國唯一的開發扶貧試驗區。2018年,在畢節試驗區建立3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重要指示指出,著力推動綠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區。
綠色,是畢節的底色。而良好的資源稟賦,則為畢節綠色發展提供了底氣:畢節市可開發風電資源約為1156萬千瓦、年日照數在1096至1769小時,風、光資源均居貴州省前列。
近年來,畢節堅持綠色發展,立足資源稟賦,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目前,畢節市新能源并網裝機規模達到668萬千瓦,占電源裝機總量的35.79%。電化學和空氣壓縮儲能裝機總量56.5萬千瓦,規模為貴州省第一。新能源“高比例”特征明顯,儲能發展勢頭強勁。
貴州電網公司圍繞“雙碳”目標,大力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建設畢節高比例新能源和儲能示范區,助力培育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為畢節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貢獻南網力量。
“壯骨強筋”
支持新能源盡并快并、暢通無阻
5月20日,在畢節市納雍縣化作鄉,畢節供電局輸電管理一所兩名工作人員,對500千伏撒奢線349號塔至350號塔區段,鐵塔周邊100米半徑范圍內開展地質隱患排查,全面掌握是否有影響線路安全穩定運行的隱患,并拍攝照片、做好記錄。
500千伏撒奢線西起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東接貴州電網主網架,是貴州電網北部大動脈。“滿負荷狀態下,線路每小時能輸送電力292萬千瓦時。”畢節供電局規劃部總經理楊文勇介紹說。
近年來,為暢通新能源送出通道,貴州電網公司累計投資逾20億元,先后建成500千伏撒奢線等重大工程。目前,畢節電網外送能力達到680萬千瓦。
“為進一步提升畢節富余清潔能源送出能力,我們正在加快建設500千伏撒奢線第二回線路工程,目前該工程已進入鐵塔基礎開挖、澆筑階段,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建成。”楊文勇說。
在建設堅強網架結構的同時,貴州電網公司也積極做好新能源并網服務工作。
2022年12月30日,貴州電網公司成立新能源服務中心,為新能源業主提供一站式數字化服務,做到“應并盡并、能并快并”。
“我們深化新能源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實現并網服務一網通辦,業務上線率100%。”貴州電網公司網研中心新能源服務室副總經理張彥介紹說。
2023年,在貴州電網公司支持下,畢節市新能源企業取得84個新能源項目,共計685萬千瓦裝機的接入系統意見,6個項目、總裝機容量62萬千瓦、5.43萬千瓦屋頂分布式光伏裝機完成并網。
智慧調度
省、地協同實現新能源最大化消納
“我們針對新能源場站,首先在系統里建立場站機組模型,然后將監視、控制等信號入庫,搭建命令傳遞和控制的通道,最終實現對新能源場站可控的目標。”在畢節供電局調度中心,配網自動化助理專責盧鑫一邊給110千伏大濫壩風電場建立模型,一邊介紹。
風力、光伏發電所具有的間歇性、波動性等特征,給電網的穩定性帶來了一定挑戰。尤其是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電網,對電網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此,貴州電網公司建設了新能源可觀可測可控一體化平臺,同時建立貴州高原山區功率預測模型,結合實際氣象預報,精準預報每個新能源場站的功率。
“我們開發了省地AGC協同控制系統,該系統只要設置好變電站的上網功率限值,就能實現自動調減水、火電廠的發電功率,實現新能源最大化消納。”貴州電網公司調度中心副總經理黃曉旭介紹說,目前,該系統已經在興義電網投入運行,并將在全省推廣。
盧鑫所做的建模工作,就是為省地AGC協同控制系統在畢節網區上線運行做準備。預計6月底前,將實現該系統在畢節網區運行。屆時,畢節電網調度智能化水平將明顯提高,有效提升風、光資源利用率。
根據畢節市“十四五”能源發展專項規劃,預計到2025年,畢節市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將達50.5%,“高比例”特征愈加凸顯,能源“含綠量”進一步提升。
貴州電網公司將加快新能源配套工程建設,進一步提升電網調節能力,高質量建成畢節高比例新能源和儲能示范區,以清潔能源支撐畢節綠色發展。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