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州日報 時間:2024-04-15 16:08
你見過電動汽車給電網放電嗎?日前,位于鼓樓區烏山西路的福州首座AI微網超充站投入運營,集大功率超充、光伏、儲能、V2G充放電、電池檢測等功能為一體,為電動車主帶來一場嶄新體驗。
來到新能源科創中心,就能看到一旁由鼓樓城投集團與福州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超充站。這里共建設19個充電終端,最吸引人的便是“V2G充放電區”。
所謂 V2G(Vehicle-to-Grid),是電動汽車往電網輸送能量的一種創新技術,實現電動車和電網之間的互動。福州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投建生態總監毛嘉駿說:“電動汽車就像移動充電寶一樣,插上充電槍,既能對自身充電,也可以反向放電。”
眾所眾知,一天不同時段的電價不一樣。電動車主在晚上用電低谷期充的低價電,可以在白天用電高峰時到該超充站放電。這樣一來,電動汽車的電池就是“移動儲能”,可以幫助電網削峰填谷、平穩電力負荷,也能為車主獲得充放電價差收益。
除了充放電和常規快充外,該超充站還在特定區域采用液冷超充技術。“最大功率可達600kW,最快充電5分鐘就可以續航300公里。”毛嘉駿表示,一首歌的時間就能滿電出發,讓車主體驗加油般的充電速度。
又是放電,又是大電流充電,電池壽命和安全性如何保障?面對不少車主的擔憂,毛嘉駿算了一筆賬:“目前電動汽車充放電的完整循環次數能達到3000次以上,按照目前大部分車主的使用習慣,每月大約給電動車充5次電,使用10年后,只充了600多次電,是使用不完這些電池循環次數的。而放電給電網,既可以充分利用電池的循環次數,也可以賺錢。”
此外,該超充站還配備了特來電獨有的兩層安全防護技術和AI安全預警系統。兩層安全防護技術利用充電網實時監測+大數據分析,讓每一次充電都是一次對電池的“體檢”。AI安全預警則實現充電場站的異常感知,24小時守護場站的平穩運行。一旦發現安全隱患,系統便會第一時間向管理人員發送預警信息,實現無人值守電站的高效運營。
2024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培育車網融合互動新型產業生態,到2030年車網互動實現規模化應用。
“在此背景下,鼓樓城投特來電超充站致力成為福州市充電微電網應用標桿示范站點。”毛嘉駿表示,未來將在公共停車場、園區、小區等多場景打造覆蓋城區的新能源智慧充電網,并積極探索更多商業模式和創新技術,進一步完善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為城市低碳發展注入新動能。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