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財經 時間:2024-01-17 16:22
2023年鋰電產業出現嚴重產能過剩問題,碳酸鋰價格下跌了約70%,隨之而來的就是電芯的價格戰,市場只看價格不看產品的問題日益突出,產能過剩必將產生新一輪的淘汰,2024年依舊是形勢嚴峻的一年。
面對行業內都不得不正視的鋰電池產能過剩問題,2024年又會出現怎樣的新機遇?
鋰電階段性、結構性過剩鈉電迎來新機遇
無論是拼產能還是拼價格,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電池企業的技術迭代能力和質量把控能力上。一方面,技術能力是驅動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的主要力量,技術水平是進入新周期的敲門磚。
中國鋰電產業已進入產能階段性、結構性過剩階段,2023年動力電池平均產能利用率不足,儲能電池產能利用率不足55%。鋰電行業進入理性發展新階段,良性發展才能持續發展。在良性發展階段,產業鏈利益分配繼續良性回歸,依靠技術和質量能力,穩定經營才能走向未來。
而2024年的新拐點必是鈉離子電池。作為儲能界及兩輪車換電的“新秀”,鈉離子電池憑借其國內儲量豐富,分布廣泛,低成本、長壽命、寬溫區和高安全性能等優勢迅速脫穎而出。
目前鈉離子電池產業化進程飛速增長,我國也在不斷深入推進鈉離子產業領域標準體系建設,中國鈉電集團(以下簡稱“CNAE”)作為專業的鈉離子電池材料及電池產品供應商,更是成立了海外研究院,積極探索能源新科技。
鈉電低溫快充優勢
CNAE鈉離子電池在低溫下具有實現快速充電和長壽命的特質,工作溫區在-45℃~80℃,鈉電池的低溫性能優勢顯著,在-20℃容量保持能夠達到90%以上。
依賴于開放式 3D 結構,鈉離子電池具有較好的倍率性能,能夠適應響應型儲能和規模供電,是鈉電在儲能領域應用的又一大優勢。在快充能力方面,鈉離子電池的充電時間只需要 10 分鐘左右,相比較而言,目前量產的三元鋰電池即使是在直流快充的加持下,將電量從 20%充至80%通常需要 30 分鐘的時間,磷酸鐵鋰需要 45 分鐘左右。
資源豐富、成本優勢
鈉資源在地殼中的豐度為2.75%,在地殼中排名第六,而鋰資源在地殼中的豐度僅為0.0065%,且分布不均,75%的鋰資源集中在南美洲。國內可經濟開采的鋰資源貧乏,80%依賴進口。國內外對鋰資源的爭奪也日益激烈,導致碳酸鋰價格不穩定,成本投入更高。而鈉資源分布廣泛、提煉簡單,因此價格穩定且低廉,約250元/噸,為碳酸鋰價格的1/25。鈉離子電池BOM成本較鋰電池低30%左右,成本優勢明顯。
安全性能突出
由于鈉元素的電化學窗口較寬,鈉離子電池的熱穩定性較好,不易發生熱失控和燃爆。此外,鈉離子電池對鋰電池設備的兼容性強,在電解液、隔膜研發方面,也可以借鑒鋰電池相關成熟的技術。
市場應用廣泛
鈉離子電池在對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場景中,將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尤其是在當前磷酸鐵鋰電池占據優勢地位的使用場景,如:電動兩輪車、低速四輪車、儲能電站、家用儲能產品等,大規模商業化之后,鈉離子電池都將有一席之地。
2024年鈉電池成本將遠低于鋰電成本
CNAE目前層狀氧化物材料的能量密度達到165Wh/kg,循環次數達到5000次;聚陰離子材料的能量密度達到125Wh/kg,循環次數達到7000次;2024年預計層狀氧化物能量密度達到180h/kg,循環次數達到6500次,聚陰離子的能量密度達到145Wh/kg,循環次數達到9000次;2025年預計層狀氧化物能量密度達到195Wh/kg,循環次數達到7500次,聚陰離子的能量密度達到165Wh/kg,循環次數達到10000次。
CNAE認為,2024年對于鈉離子電池會迎來一個非常好的拐點,鈉電成本會遠低于鋰電成本,而其中材料成本降幅在30%-40%,其降本原因主要在于:1、金屬鈉地殼豐度高,價格遠低于鋰。2、集流體不同。鋰電負極集流體必須為銅箔,而鈉電池正負極集流體可以均為更為便宜的鋁箔,鈉離子電池在2024年的需求將爆發式快速增長。
鈉離子電池在原料成本、低溫下的容量保持率、耐過放電性能優于磷酸鐵鋰電池,各方面性能均超越鉛酸電池,在電動兩輪車(替代鉛酸電池)、A00級別電動車以及儲能領域(替代磷酸鐵鋰電池),并且在2025年其在儲能應用上有望更大幅度的成本下降。
優勢總是會被趨勢打敗,資源是底層邏輯,最終都是成本在說話。技術會不斷的開發創新,問題都不會是問題,鈉電的成本是它不變的底層邏輯。
CNAE一直以來深耕鈉電池動力及儲能產品領域,積極探索鈉電池的技術革新,構建更好的鈉電發展平臺,努力成為鈉電池產品的先鋒推進者,打造一條產業優、質量高、效益好、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新路。(王益民 高嘉贏)
責任編輯: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