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12-21 18:00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記者曲藝 通訊員宋鵬飛 盧璐)近日,記者從中國海油氣電集團獲悉,其牽頭研發的甲基環己烷脫氫催化劑研制成功。催化劑經實驗室長周期評價顯示,平均甲基環己烷轉化率達98%,甲苯的選擇性達99%,優于國外產品的技術指標,且沒有出現積碳和性能衰減現象,表現出良好的抗積碳性能和優異的穩定性,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有機物儲氫催化劑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應用廣泛的二次能源,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但氫氣密度極低,傳統壓縮儲運方式的體積能量密度低,儲運環節的成本占加氫站終端銷售成本的20%—40%,氫氣的儲運問題成為制約氫能產業發展的瓶頸和挑戰。
有機物儲氫是在不破壞有機物碳環主體結構的前提下,利用加氫和脫氫可逆過程實現氫氣儲運的技術。在眾多氫氣儲運技術中,有機物儲氫具有儲氫密度高、可形成封閉碳循環、可實現跨洋運輸和長周期儲存等優點,是最具發展潛力的低價氫氣儲運技術之一。其中,甲基環己烷-甲苯因價格便宜等優勢,是有機液體儲氫介質中最有潛力的一種技術。
甲基環己烷和甲苯在常溫常壓下是類似柴油的液態,可利用現有油品成熟的貿易機制和完善的儲運基礎設施,實現跨洋船舶儲運、陸地管道儲運、大規模氫儲能等。甲基環己烷-甲苯儲氫技術可提升氫氣的儲運效率,降低氫氣儲運成本,在超過300公里的中長距離運輸時,相比傳統高壓氫氣管束車運輸成本可降低50%—80%。但甲基環己烷脫氫過程對催化劑的轉化率、選擇性、穩定性、壽命等有極為苛刻的要求,開發難度大,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
中國海油氣電集團經過對甲基環己烷脫氫催化劑配方和制備技術大量的探索和試驗,解決了低貴金屬含量下催化劑保持高轉化率和選擇性、多次加氫脫氫循環后催化劑性能衰減等技術難題。此次甲基環己烷脫氫催化劑的研制成功,是我國掌握自主甲基環己烷-甲苯儲氫技術的重要里程碑,對降低氫氣儲運成本、促進氫能技術與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下一步,中國海油將繼續在氫氣的制、儲、運、用全技術鏈條的關鍵環節開展攻關和創新,降低終端氫氣使用成本,助力氫能產業發展,為我國能源轉型、降低碳排放和環境保護持續貢獻海油力量。
責任編輯:于彤彤
校對:許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