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隴上孟河

  • 中電智媒IOS版

  • 中電智媒安卓版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能源要聞

兩會訪談|李生權:多措并舉服務湖北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3-03-09 15:12

訪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生權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莫非 通訊員 祝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湖北是生態大省,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國家重要生態屏障,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三峽庫壩區所在地,既肩負著確保“一庫清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的重要使命,更承擔著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光榮責任。

  對于助力“長江大保護”、推進湖北實現“雙碳”目標、助推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湖北電力有哪些思考和舉措?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生權接受中能傳媒記者專訪,暢談湖北電力的發展規劃。

  中能傳媒: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湖北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省份,湖北電力對于助力“長江大保護”有何舉措?

  李生權:在“長江大保護”實踐中,開展以船舶電動化、港口岸電建設、港口電氣化為主要內容的“電化長江”建設,通過“以電代油”提升船舶和港口電氣化水平,能極大助力長江流域減污降碳增效。目前,“電化長江”建設持續推進。以湖北為例,長江干流流經湖北境內達1061千米,為國內各省之最。

  截至2022年底,長江湖北段建設岸電設施297套,實現了主要港口碼頭岸電全覆蓋;打造三峽壩區國家級岸電實驗區,全球最大載電量純電動游輪“長江三峽1”號成功首航;武漢陽邏港電動集卡換電站建成投運,“陽邏—仙桃”航線兩座120TEU集裝箱電動船舶充換電站啟動建設,發揮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對于推動“電化長江”高質量建設,我建議,一是加強機制協同。構建“長江大保護”大協同體系,推動沿江省、市成立“電化長江”工作組織機構,進一步落實各地、各部門工作職責,明確港口、船舶、岸電等相關方主體責任,建立統一政府監管服務平臺,加強岸電設施建設運營、船舶受電改造、岸電使用、港口碳排放監測等工作的日常監督執法,形成政企協作合力。二是加強政策引導。在電動船舶產業發展規劃、港口岸電建設規劃、船用動力電池標準制定、岸電建設運營管理、港口電氣化等方面出臺相關政策和指令性文件,適時將岸電建設、岸電使用、船舶受電設施改造等指標納入港口和船舶年檢內容,引導和支持傳統燃油船舶電動化替代、岸電建設運營、港口綠色轉型,不斷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普及電動船舶應用。三是加強市場激勵。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行貼息貸款、低息貸款、設立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等措施,推動港口和船舶參與碳市場交易,激勵各類投資主體主動參與,深入探索電動船舶租賃、船電分離、岸電設施代運營等商業模式,推動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中能傳媒: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國網湖北電力在強信心、助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有哪些措施?

  李生權:湖北電力將堅持國民經濟保障者、美好生活服務者的定位,扛起勇挑大梁、多作貢獻的責任擔當,在強信心、穩增長、防風險、推改革、惠民生上下功夫。2023年,我們將加快推進“三交兩直”特高壓建設,保持適度的電網投資建設規模,充分發揮投資對經濟社會的拉動作用。目前已開工金上至湖北、通山抽水蓄能電站等重點電網建設工程。這2項工程可帶動上下游產業投資超過10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超過2萬個,并將大幅提升湖北電網供電能力。主動服務湖北“三高地、兩基地”“51020”現代產業集群建設,全力保障項目早用電、快用電、好用電,推動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做好代理購電兜底服務。繼續落實好系列穩經濟舉措,公司去年實現全省所有地區小微企業和居民160千瓦及以下用電報裝“零投資”,幫助企業節約辦電成本超過35億元。今年將繼續大力推廣“轉改直”“漢正模式”,持續深化“三省”“三零”服務,打造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堅持“不停電就是最好的服務”,全面取消武漢核心區計劃停電,實現所有地市公司均建成“零計劃停電示范區”,不斷壓縮停電時間,提升用電可靠性。持續加強農村供電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好助力鄉村振興三年行動方案和賦能鄉村振興·電網綠色行動,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中能傳媒: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您認為優化儲能配置對于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意義是什么?湖北電力下一步將會采取哪些舉措推廣應用大規模新型儲能裝置,發揮儲能調節平衡能力?

  李生權:要確保新型電力系統電力可靠供應和安全穩定運行,必須在系統的源、網、荷、儲各個環節協同發力,其中儲能是提升系統安全性和靈活性的關鍵。為助力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優化儲能配置是當前的重要課題。

  我建議,一是制定統一、通用的儲能優化配置標準。建議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結合源網荷各環節對調峰、調頻、爬坡、黑啟動等差異化需求,統籌各類儲能技術經濟特性及建設周期,圍繞大型新能源基地、跨省區輸電送受端、負荷密集區、電網薄弱環節、源網荷儲一體化園區等各類典型場景,研究出臺抽水蓄能和各類新型儲能統一、通用的儲能相關配置導則及技術標準規范。

  二是完善促進儲能發展價格政策和市場機制。建議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完善儲能價格政策和參與電力市場相關機制,提高新能源對系統的主動支撐能力,研究制訂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準入條件、交易機制和技術標準,完善儲能參與電力系統調節輔助服務市場機制。

  三是推動新能源與儲能、各類型儲能規劃的統籌。建議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加強頂層設計,根據全國規劃分解明確各省新能源項目建設規模、時序及利用率指標,推動新能源規劃與儲能規劃有效銜接,確保國家和地方規劃上下銜接、各專項規劃相互協調。

  四是推動儲能技術迭代開發和產業升級。建議國家能源主管部門聚焦各類應用場景,關注多元化技術路線,以穩步推進、分批實施的原則,優選開展新型儲能試點示范,加強試點項目跟蹤評估,確定關鍵技術經濟參數,不斷完善儲能技術標準體系。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