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3-03-03 17:01
四川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四川省能源局局長 梁武湖
新時代十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能源轉型變革等重大問題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黨的二十大又再次對深入推進能源革命、確保能源安全等關鍵任務進行了安排部署。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能源工作,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強調要“強化糧食、清潔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生產供應,打造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的戰略基地”。四川能源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能源安全新戰略,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持續深化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推動四川能源高質量發展向縱深推進。
以中國式現代化為引領
深刻理解能源發展新要義
要強化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求。我國人口規模巨大,四川常住人口居全國第5,今后一段時期能源需求特別是電力需求將保持剛性增長,能源行業以安全穩定供應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使命任重道遠。2022年7~8月,四川面臨歷史同期最高極端高溫、最少降雨量、最高電力負荷的“三最”疊加局面,電力保供遭遇嚴峻挑戰,這更讓我們認識到必須樹牢極限思維、增強系統觀念、強化備份考慮,加快提升能源電力安全保供能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力以赴保障生產生活正常運轉。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安排部署編制實施《四川省電源電網發展規劃(2022~2025年)》,化危為機,結合省情實際,進一步加強水電自用外送統籌和風光資源配置省級統籌,進一步加快推進全省電源電網建設、構建充足穩定安全可靠的電力系統,進一步增強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電力供應能力,進一步適應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剛性用電需求,進一步提升“人人享有電力”服務水平、守住民生用電底線。
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能源轉型與安全保供。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將用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完成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強度降幅,能源行業作為最主要的碳排放來源,必須提高統籌能源發展與安全的能力。四川能源系統“靠天吃飯”特征明顯,特殊時段能源電力供應偏緊的情況還將在一定時期內存在。我們必須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全方位加強對外合作和區域合作,共同維護關鍵能源資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妥善化解能源供應中各類風險隱患;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落實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綠色低碳轉型,著力培育壯大清潔能源產業,科學有序推動全省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
要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供強國建設新動能。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紀疫情和烏克蘭危機交織疊加下,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已然成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柱和國家安全的有力保障。我們必須堅持以能源安全、能源高質量發展、能源治理、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引領帶動為著力點,把能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穩步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快能源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加快推進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為強國建設提供新引擎、新動能。
以能源安全為首要任務
不斷推動四川能源高質量發展
加快建設多能互補的電源項目。立足適應用電需求、預留保供裕度,以全面開發水電、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火電、合理配置新型儲能為重點,增強水火互濟、頂峰兜底能力,構建多元開發、充足可靠電力供應體系。強化水力發電主體支撐地位。推進以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三江”為重點的水電開發,優先建設季調節、年調節和多年調節能力水庫電站,鞏固以水電為主體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因地制宜利用常規水電站、水利水庫建設抽水蓄能電站,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力爭到2025年,水電裝機新增1653萬千瓦、達1.06億千瓦。提升風光等新能源補充功能。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加快建設“三州一市”光伏發電基地,有序推進涼山州風電基地建設,力爭到2025年,全省光伏發電、風電裝機分別新增2000萬千瓦、473萬千瓦,分別達2200萬千瓦、1000萬千瓦以上。增強氣電煤電頂峰兜底能力。抓緊建設支撐性、調節性火電項目,在省內負荷中心、天然氣主產區新增布局一批氣電項目和應急保障電源,同時進一步增強電煤保供能力。
大力實施互聯互濟的重要電網工程。突出電網貫通“發輸配用”全過程的紐帶作用,強化負荷中心間、流域間、省際間互聯互濟,以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為骨干、500千伏省內環網為支撐、外電入川通道為補充,加快構建堅強網架結構。圍繞“上得去”提升電源側匯集能力。強化網源協調,加快建設水電、火電接網工程,提前布局一批風光匯集工程,推動電源和接網工程同步投產。圍繞“送得出”拓展至省內負荷中心輸電通道。加快構建甘孜、阿壩、攀西等水電基地相對獨立、互補支援的堅強輸電體系,提升關鍵斷面送電能力,進一步完善拓展川渝特高壓交流環網。圍繞“進得來”加快外電入川通道建設。大力實施外電入川工程,推動區域電網互聯互通,引入省外穩定可靠電源,增強省際間多元化、多方向互濟能力。
有序推進天然氣勘探開發利用。實施國家天然氣(頁巖氣)千億立方米級產能基地建設行動方案,協調做好項目要素保障,確保產量持續快速增長,建成全國最大的現代化天然氣(頁巖氣)生產基地。加快省內油氣輸送管網建設,圍繞主要產氣區、消費區和薄弱區,持續優化油氣管網布局,結合“十四五”規劃中期調整,進一步提升輸氣能力與產銷需求的適配性。
著力增強能源安全儲備能力。加強全省天然氣應急儲備和調峰能力建設,建成以地下儲氣庫為主、地面LNG儲罐為輔的天然氣儲氣設施,力爭到2025年,全省建成儲氣能力32億立方米,建成國家西南天然氣儲備基地。按照“政府給政策、政府可調度、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加快推進廣元廣匯、達州宣漢等儲煤基地項目建設,不斷提升煤炭儲備能力。
持續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印發《四川省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引導各行業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升節能降碳水平。持續推進電能替代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做好“電烤煙”、“電制茶”、頁巖氣開采“以電代油”等電能替代示范項目;優化完善四川省充電基礎設施監管平臺,圍繞電動汽車用戶需求,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持續提升煤礦綠色安全發展水平,強化礦區總體規劃管理,提升礦區綠色開采水平;持續推進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實施地面瓦斯抽采示范工程,擴大煤層氣開發利用規模。積極推動以大型沖擊式水電、氫能、新型儲能等為代表的能源裝備科技創新,為能源轉型提供科技支撐。到2025年,全省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88%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42%左右,天然氣消費比重達到19%左右,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
堅持深化重點領域體制改革。繼續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做好水電消納示范區相關工作,加快示范區內電網項目建設,組織示范區內市場化交易。繼續深化培育售電側主體,進一步規范售電公司注冊運營管理。優化完善信用評價指標體系。積極推進油氣體制改革。推動落實頁巖氣開發利益共享機制,推動組建省天然氣管道建設運營合資公司。持續完善能源安全保障體制機制,推動加快推進多能互補電源建設的激勵措施落地,提高新能源跨區域配置能力和能源企業建設頂峰兜底電源積極性;創新龍頭水庫開發上下游利益共享機制,合理分擔龍頭水庫電站建設運營成本;研究建立煤電機組“兩部制”電價機制。
著力提升能源治理水平。以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為抓手,全面落實能源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和能源企業主體責任。聚焦油氣長輸管道、監管水電站以及骨干電網項目、風光水火電項目建設的關鍵環節,落實全覆蓋安全監管。建立健全能源行業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工作機制。加強能源建設項目復工復產安全防范和冬春火災防控,有效防范化解風險。加強能源行業制度建設,加快推進能源行業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進程,提高行業管理效率。提高能源領域法治意識,推動能源行業加強依法行政。
新時代十年,四川能源高質量發展取得矚目成績,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烏東德、白鶴灘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用,全省清潔低碳高效的能源消費結構基本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40%以上,是國家2030年目標的兩倍。百年新征程上,四川將繼續深化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建設,堅持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著力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四川力量。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