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3-03-03 14:19
中國能源新聞網記者 邱燕超 通訊員 趙亞男 張宇陽
在北京西南角,坐落著華北地區第一座500千伏變電站——房山500千伏變電站。作為華北電網樞紐變電站,這座變電站擔負著為首都北京供電的重任。這座默默守護首都整整37年的變電站,如今披上科技創新的護甲,用智能技術為全國兩會保電筑起了一道堅強防線。
吹響保電沖鋒號
自3月1日起,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全面進入全國兩會供電保障階段。
守護向北京送電的重要輸電通道和北京500千伏環網安全穩定運行以及河北北部5個地市的可靠供電,是冀北電力全國兩會供電保障工作的重點。
“1985年為了解決北京地區電力短缺問題,房山變電站拔地而起,極大地緩解了北京電源容量不足的局面,也標志著華北電網進入超高壓電網發展新時期。”國網冀北電力超高壓公司北京運維分部變電運維一班班長董偉告訴記者,房山變電站所在的500千伏輸電線路是西電東送的重要大通道,確保供電安全萬無一失至關重要。
3月1日記者來到這里時,正趕上智能巡檢機器人進入設備區巡視,守護在這里的超高壓公司北京運維分部變電運維一班運維人員通過人機結合的方式,逐一對重點設備進行仔細排查。
“巡視完畢,未發現電暈、發熱、異響等異常情況。”“收到,3號變剛投運不久,我們再去重點檢查一下,再對端子箱二次線等重點部位進行一次測溫。”他們把每一次檢查設備運行情況當作是一次“進修”。
“保電無數,我卻心中有數。”董偉信心滿懷地說道。
身處全國兩會保電的主戰場,冀北電力建立“1+12+N”保障指揮體系,成立總指揮部、12個分指揮部,組建各類現場保障團隊,制定落實保電方案預案,周密組織,精心安排,合理調配保障力量,做好保電值班值守,以最高的標準、最有效的組織保障、最可靠的技術措施、最飽滿的精神狀態、最嚴明的工作紀律,全力保安全保穩定保供電,為全國兩會勝利召開營造了穩定的電力安全生產環境。
科技賦能線路巡檢
除了人力巡護,依托智能化手段,超高壓公司將“人”防、“智”防有效結合,持續深化和推廣“智慧”運檢手段,確保高質高效完成供電保障工作。
3月1日一大早,超高壓公司輸電集中監控中心大屏幕上彈出一條告警信息,值班人員張峰立即放大圖像,確認北京北部某500千伏輸電線路保護區外有吊車靠近并準備作業。值班人員立即聯絡附近特巡人員前往核實。
“近年來,超高壓公司應用空天地立體巡護模式,將智能手段與人工巡護深度融合,巡視效率和質量得到全面提升。”超高壓公司輸電檢修中心技術員王博告訴記者,尤其是在全國兩會這種重大保電任務中,需要通過立體巡護模式24小時集中監控,實時掌控輸電線路通道運行狀態。
近年來,冀北電力積極推廣變電站遠程智能巡視系統等新技術應用。通過無人機、智能巡檢機器人等智能手段,智能巡視系統可實現不同時間段、不同設備類型的巡檢計劃,更好地發現并解決變電站設備設施存在的缺陷隱患,提高巡檢工作規范化及科學化水平。
“科技創新的道路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對我們一線班組、一線電力工人也是一樣,我們要持續創新,用科技武裝自己。”王博由衷地感慨道,電力科技發展的成果,必將在班組應用中得到展示和磨煉。
高空中,一條條銀線在藍天的映襯下格外耀眼,將汩汩電流輸送至千家萬戶。監控中心內,輸電檢修班組值班人員正有條不紊地運用智能通道可視化系統監控著各項設備。在科技進步的背后,更凝結著冀北電力一線工作人員默默的堅守與奉獻。
借科技之東風,智能電網的便捷保障了全國兩會的順利召開,惠澤著首都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人民群眾共享電力發展成果。技術創新驅動服務優化,在能源電力的創新發展路上,千千萬萬電力人的腳步從未停歇。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