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3-01-05 11:15
堅決推動能源安全新戰略走深走實
——二論深入貫徹落實2023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精神
本報評論員
近日召開的2023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深入總結2022年重點工作、全面回顧新時代10年發展成就的基礎上,系統謀劃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能源發展思路,強調要全面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深入推進能源革命,為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做好能源工作指明了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提出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我國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遵循。方向指引下,10年來,我國能源行業勇毅前行,辦成了一系列大事,解決了一系列難事,應對了一系列急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這10年的成就,既總結過去,更面向未來;既是對過往付出的肯定,也指引著未來發展的航向。
新時代以來的10年,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能源行業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囑托和指示要求,堅持把學習實踐能源安全新戰略作為主題主線,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持之以恒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砥礪奮進走過10年非凡歷程。
成績的背后,是能源行業10年來披荊斬棘、勇毅前行的結果:
——我國以年均不到3%的能源消費增長支撐了年均超過6%的國民經濟增長,“西電東送”能力提升到3億千瓦,可再生能源總裝機突破12億千瓦,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增量中的占比超過60%……10年來,我們致力綠色發展、勠力轉型變革,積極推動能源消費革命;
——建成投產白鶴灘水電、“華龍一號”核電等一批全球領先的世紀工程,非化石能源發展領跑全球,能源自主保障能力超過80%,成功經受住新冠肺炎疫情和重大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有力應對了國際能源價格動蕩對我發展的傳導影響……10年來,我們堅持穩字當頭、保持穩中求進,積極推動能源供給革命;
——建立80多個國家能源研發創新平臺,扎實開展補短板技術裝備攻關,創造了先進核電、新能源技術、百萬千瓦水電、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深海一號”油氣平臺、柔性直流輸電、特厚煤層智能綜采等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10年來,我們勇立時代潮頭、矢志自立自強,積極推動能源技術革命;
——推動“放管服”改革、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油氣體制改革,取消、下放72%的行政審批事項,“獲得電力”名列前茅,國家天然氣一張網等一大批重大改革成果舉世矚目,改革紅利廣泛惠及市場主體和廣大消費者……10年來,我們勇于解放思想、敢于開拓進取,積極推動能源體制革命;
——務實推進與重點能源資源國合作,推動建立中俄能源商務論壇等合作交流平臺,打造出核電、特高壓輸電、水電、新能源等一批重大出口成果,油氣進口戰略通道和國際油氣合作區進一步鞏固完善……10年來,我們敞開發展大門、拓展開放空間,積極推動能源國際合作。
10年實踐印證著,在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指引下,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能源事業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邁出新步伐。只有順應歷史潮流和時代需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在激烈競爭的發展快車道上行穩致遠。
10年實踐啟示著,要進一步推動能源安全新戰略走深走實。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做好能源工作對于國家發展意義重大。我們要讓低碳轉型更快,讓供給效益更高,讓創新動力更足,讓制度優勢更大,讓國際合作更廣,讓能源事業為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如今,2023年的大幕已經拉開。作為工業的糧食、經濟的命脈,在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能源行業肩負著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更重的責任使命。我們要堅定信心、奮勇前進,在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指引下,讓能源高質量發展的腳步在不斷跨越艱難險阻中變得愈發堅實,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責任編輯:周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