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家電網 時間:2025-04-09 18:24
春光無限好,奮進正當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充分激發創新動能,深化數字賦能賦效,強化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不斷豐富拓展應用場景,推動前沿科技在各專業各單位落地實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的電力支撐。
“數字安全員”守護現場安全
在河北500千伏辛安變電站春檢現場,一臺閃著藍光的“智能電子安全員”緊盯吊車作業。它憑借雷達眼與人工智能“大腦”,能在30米外精準識別直徑1厘米的線狀物,近電距離預警延遲低于1000毫秒。“它讓安全管控從經驗判斷升級為數據驅動?!爆F場負責人說,借助“智能電子安全員”提供的數據,安全監護人員可以更高效、更精準地開展距離測算、定點跟蹤等工作。
近期,電網春檢全面展開,科技手段持續“上新”,為春檢現場安全管控夯實基礎。在甘肅750千伏白銀變電站檢修現場,“可移動式戶外偵測哨兵”配備360度旋轉攝像頭,并能通過藍牙音箱實時遠程喊話,提醒現場人員規范作業;吊車吊臂上采用北斗定位技術的空間電子圍欄化身“安全員”,當吊車距帶電設備安全距離不足時立即發出告警。國網甘肅超高壓公司員工王朝貴感嘆:“它們比老師傅還眼尖!”
應用無人機自主紅外測零技術觀察特高壓直流瓷絕緣子情況,采用“無人機+小飛人”方式處理特高壓輸電線路缺陷,應用三維建模技術計算高空作業的安全距離……今春電網檢修季,“數字護盾”正拓展電網安全保障維度,科技利器為電網安全根基添磚加瓦。
“智能機器人”提升作業效率
天山腳下,在新疆庫爾勒市普惠鄉的電網施工現場,電網員工穿戴人體外骨骼裝備敏捷地爬上電桿。這套裝備采用輕質合金骨架,具備智能助力和動作捕捉功能。“我們過去穿著厚重的絕緣服開展高空作業,現在手臂托舉裝置能降低手持絕緣桿的受力,通風系統還能預防夏季作業中暑。帶電接引流線作業時長縮短了40到60分鐘?!眹W新疆巴州供電公司員工陳明軒說。
在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多款功能各異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變電站、配電室、輸電線路和電纜隧道中。這些機器人配備了高清攝像頭、紅外熱成像儀等,可對電力設備開展全天候自主巡檢。
帶電作業是高風險、高強度的工作。多年來,“改革先鋒”、“時代楷模”、國網天津濱海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配電搶修班班長張黎明帶領團隊研發的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已升級至第五代,正破解這一難題。團隊研發的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可以“絲滑”地完成剝線、穿線、搭火等一系列動作。它結合了機械臂、傳感器、控制算法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能夠精準靈活模擬電網員工的操作,完成空中任務。
在浙江杭州市濱江區物聯網小鎮,無人車和機器狗成為巡檢搭檔?!爸茄?07”機器狗搭乘無人車穿梭于小鎮中的配電室,熟練地掃描開關柜儀表數據、識別設備隱患,并將數據實時回傳至指揮中心?!爸茄?07”出門一次,就能完成整個物聯網小鎮10個配電室的電力巡檢?!拔覀冋谘邪l新型安防設施,實驗平臺要24小時通電,還對電壓波動特別敏感。有了機器狗晝夜不停地巡檢,企業研發也更有保障?!闭憬笕A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偉說。
“線上電管家”服務農業生產
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的田野上,已返青的冬小麥舒展拔節。村民崔正學在手機上一點,共享驛站的電動噴藥車便解鎖出發?!耙郧叭颐σ惶?,現在田埂上劃劃手機屏幕,兩小時搞定!”他調整著噴霧強度,說道。供電企業打造的村級電氣化農機具共享平臺整合了電動噴藥車、電動旋耕機、光儲排灌柜等智能農機。農戶掃碼即用,設備庫存、電量續航實時可見。
電動農機共享模式讓“巴掌田”擁抱智慧農業,掃碼灌溉的服務方式也在推廣。山東菏澤市定陶區張灣鎮的種糧大戶魯文杰掃碼啟動機井,返青水瞬間涌入麥田?!霸葷驳匾奶欤F在只要一天,用電量較之前減少25%。”魯文杰說。供電企業推廣的掃碼灌溉服務,讓農戶掃二維碼即可通斷電,還能用手機遠程操控。
智慧育種有了用電“數字管家”。在黑龍江慶安縣久宏水稻種植科技示范園區內,25座智能化浸種催芽車間“滿負荷”生產,智能數字化系統24小時精準調控溫度、濕度和光照。在集中催芽期間,國網黑龍江綏化供電公司利用智慧農業物聯網平臺,對智能化浸種催芽車間實施“一車間一檔案”數字化管理,并實現浸種催芽全流程用電數據實時采集、異常預警、遠程調控。“有了可靠的電力供應,我們的生產效率提高了10%,育出的秧苗質量提升了15%。”園區負責人寇洪鉆說。
通過數字系統實時監測機井配電變壓器負荷趨勢,打造數字化農業用能系統,供電所無人機“下田”幫助種植戶施肥……當數字技術浸潤阡陌縱橫,電力服務的創新“種子”也在田間地頭破土抽芽,讓春耕煥發新的生機。
我國科技持續“上新”,數字化和人工智能、先進通信網絡等前沿技術將融入更多的電力建設、生產和應用場景,也為各行各業、社會生活帶來更加智慧、清潔的電力供應與服務。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