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4-09-23 13:56
9月22日,交通運輸部主辦的第十六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在北京開幕。中國能建參展并發布“電化運河”解決方案。
中國能建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倪真表示,中國能建“電化運河”方案是新時代交通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標志性創新舉措,也是推動交能融合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探索實踐。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電化運河”建設要加強區域聯動協調,系統打造大運河航運業協同發展模式;加強技術規范引領,系統制定電動船舶及補能設施的行業標準;加強智慧航運賦能,系統做強做實大運河交能融合大數據平臺;加強產業聯動發展,系統構建大運河綠色航運的產業鏈合作體系。
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球可持續交通創新聯盟副理事長戴東昌指出,內河航運是我國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化、智能化是未來發展方向。面向未來,做好“電化運河”工作要做好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綠色航運與清潔能源深度融合、要素保障和人才培養深度融合“三個融合”。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工業大學校長、白馬湖實驗室主任高翔認為,“電化運河”方案是中國能建在洞察全球能源轉型趨勢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需求基礎上做出的創新性、戰略性舉措,是對傳統的內河航運模式一次深刻的綠色低碳重塑,將產生大量的科技創新和綠色轉型的應用技術,將為推動我國及全球航運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為全球綠色交通體系注入強大的創新動力。
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和知識中心主任表示,期待相關主體合力推動構建行業間、地區間、政府和市場間的融合發展體系,攜手打造更多、更優的全球交通綠色轉型示范案例。
據介紹,“電化運河”是在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的過程中,通過推動動力電池等新能源技術在運河航運的應用,加快運河航運能源結構清潔綠色低碳轉型,助力運河流域實現減污降碳增效。
中國能建此次發布的“電化運河”解決方案共分為總體方案和技術方案兩個板塊。其中,電化運河總體方案以新能源船舶為核心,持續打造新質生產力,依托大運河綠色智能航運產業創新聯盟,培育無錫、揚州等大運河示范段,打造一批綠色內河航運產業園,構筑“電化運河”航運產業創新生態圈,推動“七網”(能源網、交通網、數字網、水網、生態網、產業網、文化網)融合在交通領域應用實踐,實現通江達海、連接全國、通向世界。
電化運河技術方案聚焦項目建設,涵蓋電化運河南、北示范項目。北運河示范項目為綠色公水聯運項目,擬沿日照-臨沂-徐州投建重卡充換電站,沿徐州-宿遷-揚州-張家港投建船舶換電站,投運2000噸級純電散貨船。南運河示范項目在湖州長興港-嘉興乍浦港綠色廊道投建船舶充換電站,投運純電集裝箱船。(操秀英)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