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煤炭

細讀2024年煤炭行業社會責任報告

來源:中國煤炭報 時間:2024-09-03 11:16

  國家能源以ESG治理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國中煤加快綠色低碳創新實踐,晉能控股堅決扛牢穩產保供重任,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國家應急救援隊成為抗洪搶險的一面旗幟,淮北礦業描繪了安全文化“五線譜”,匯能控股集團持續把公益慈善事業做深做實……從國企到民企,煤炭行業ESG議程正在加速。

  ESG是英文單詞Environmental(環境)、 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縮寫,即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維度評估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與對社會價值觀念的影響。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煤炭行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4)》(以下簡稱藍皮書)指出,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際共識,ESG受到的關注與日俱增,新時代新征程上,煤炭行業責任重大,要求更高。

  “煤炭行業歷來有履責奉獻的光榮傳統,面對能源保供和世紀疫情,正是由于數百萬煤炭人在開采條件日趨復雜、災害日趨嚴重、安全生產壓力巨大的形勢下,肩負了使命擔當,守護了民生冷暖,為能源安全增產保供作出了重大貢獻,為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梁嘉琨在2024年煤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上如是說。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孫守仁表示,2023年,一大批煤炭企業在能源保供、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公益慈善、應急救援等領域履責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吃苦”的行業精神。

  注重環境保護,將“烏金”煉成“綠金”

  環境是ESG的首要議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面對越來越大的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壓力,煤炭行業大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將“烏金”煉成“綠金”。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行業協調部主任鐵旭初表示,近年來,煤炭企業持續促進煤炭資源全生命周期實現安全綠色開發、清潔低碳利用、產業鏈現代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取得積極成效。

  中國中煤積極探索矸石治理,旗下葫蘆素煤礦在全行業率先實施煤矸石覆巖離層注漿充填綠色開采項目,日最大處置矸石量約4100噸;山東能源集團全面推廣全新充填開采工藝體系,綠色充填開采礦井增至16對,近年來充填置換煤量近千萬噸;陜西煤業以數驅動、為綠賦能,“智能化開采+110工作法”讓資源回收率提高1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華電煤業與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合作,開展煤炭供應鏈碳足跡核算與評估科技項目研究;冀中能源持續強化對水資源管理的研究與創新,通過推廣中水、礦井水等循環項目打造節水型企業……在新理念、新技術的加持下,煤炭從“黑”轉“綠”的步伐日益加快。

  藍皮書顯示,2023年,煤制油、煤制氣、煤(甲醇)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產能分別達到931萬噸/年、74.55億立方米/年、1872萬噸/年、1143萬噸/年;大型煤炭企業原煤入洗率69%;礦井水綜合利用率、煤矸石綜合利用處置率分別為74.6%、73.6%;原煤生產綜合能耗9千克標煤/噸,同比下降7.2個百分點;礦區土地復墾率達57.9%,同比增加0.1%。

  越來越多的煤炭企業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現了從“綠起來”向“美起來”“富起來”的轉變。

  “我們全面建成2個新型綠色礦山典型示范區,2個典型礦區生態修復示范區,13個礦井全部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新增生態林7000畝,建成牧草示范項目1.22萬畝,形成6萬畝哈拉溝生態治理基地,實現了沙柳項目產業化運營。”國家能源神東煤炭集團綜合辦主任張喜文介紹。

  藍皮書同時指出,在履行環境責任方面,煤炭企業要實現轉型與信息披露同頻同調,內外兼修提升表現。要著力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積極推動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綠色轉型,推動數字技術和綠色技術在煤炭全產業鏈的創新應用。同時,要加快推進綠色開采和生態修復,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回收率。另外,要建立完善的ESG信息披露制度,優化生產過程和產品結構,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力擔社會責任,從“共建”走向“共贏”

  在ESG管理中,企業不僅要對股東負責,對于政府、客戶、供應商、員工以及當地社區等利益相關方都負有責任。

  藍皮書指出,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能源支柱產業,煤炭行業在能源保供、安全生產、科技創新、員工發展以及海外履責等方面承擔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

  在力擔能源保供重任方面,2023年,國家能源集團以約占全國1/6的煤炭產銷量守護萬家燈火,所有涉煤公司全部完成煤炭保供任務,3年累計向社會讓利超過2000億元;晉能控股集團將1.91億噸電煤保供任務分解至165座生產煤礦,從50余座煤礦中累計為近百家電廠靈活調整和應急調配煤炭置換量約500萬噸,讓利150億元以上;皖北煤電集團在長協價低于市場價格每噸80多元的情況下,優先發運長協煤炭,2023年迎峰度夏電煤保供兌現率達105.17%,得到相關管理部門和電廠客戶一致贊譽。

  在堅持和諧共贏方面,中國中煤全力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2023年,我們各項社會貢獻總額718.77億元,其中繳納各種稅費269.69億元,每股社會貢獻值5.42元,創歷史新高。”中國中煤宣傳中心主任阮仕俊介紹。

  在全力保障職工生命安全方面,淮北礦業集團通過“四化”建設,構建井下“鐵穹”,有效降低職工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系數,已連續8年杜絕較大及以上事故,4對礦井安全生產超過10周年,11對礦井安全生產超過5周年,其中童亭煤礦安全生產達18周年。

  在深化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方面,華陽集團聚合產學研各方力量,進軍鈉電產業,圍繞正負極材料等領域,確定研發項目10項、孵化項目5項,累計投入經費約9.6億元;潞安化機集團強力推進全方位標準化建設,取得了以“晉華爐”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研發成果,獲得相關國家授權專利72項,累計實現成果轉化收益超40億元;開灤集團與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在安全應急技術裝備先行先試等六大領域開展合作。

  在助力員工發展方面,徐礦集團全方位培養“三支隊伍”,建成國家和省部級創新平臺13個,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26個,獲評全國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企業稱號,被列入全國行業產改示范單位,“139”人才工程榮獲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在共享發展成果、加大幫扶力度方面,2023年,國家能源新疆公司投入2827萬元實施公益性崗位開發等15個民生項目,愛心助學項目獲“第十二屆中華慈善獎——最具影響力項目”;華電煤業投入幫扶資金3325萬元,實施幫扶項目11項;匯能集團向甘肅、青海地震災區捐款1500萬元,助力受災群眾渡過難關,2023年以來累計捐款捐物3億余元。

  在投身應急救援方面,2023年面對京津汛情災情,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黨委發動駐涿31個基層黨組織,成立19支黨員突擊隊,組織377名黨員參與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利用所屬設施安置受災群眾和救援隊1300余人;甘肅積石山發生6.2級地震后,青海省地質災害應急救援中煤隊,第一時間到達民和縣中川鄉受災一線開展救援工作。

  在加強國際合作方面,煤炭企業海外投資開拓及建設實力不斷增強,巴基斯坦塔爾煤田、烏茲別克斯坦沙爾貢煤礦等海外項目順利投產,國家能源集團歐洲研究院在德國柏林揭牌,中國煤科等向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輸出智能綜采設備,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成功拓展韓國市場。中國貿促會煤炭行業分會積極推動建立國際煤炭貿易協調機制,成功申辦第22屆世界選煤大會,舉辦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煤炭采礦技術交流及設備展覽會等會議,構建了廣泛的國際合作網絡。

  盡管煤炭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積極探索、成效顯著,但藍皮書同時指出,煤炭企業還需要強化重點議題識別,固強補弱提升實踐能力。例如,穩固煤炭安全穩定供應能力,推動煤炭與電力、鋼鐵、建材等下游產業協同發展,維護煤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等。

  提高治理水平,讓“標配”變成“標桿”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傳統特色與現代視野深度融合,緊跟ESG和可持續發展步伐,具有重要而現實的意義。”孫守仁指出。

  “對于被納入強制披露范圍的450余家A股上市公司而言,ESG報告不僅僅是‘錦上添花’,而是它們在資本市場的‘硬性標配’。”中國社科院教授鐘宏武直言。

  藍皮書以Wind ESG評級數據庫的43家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為樣本,分析了煤炭行業上市公司在ESG管理、信息披露、評級、影響力等方面的情況。

  鐘宏武指出,整體來看,煤炭上市公司ESG工作成效顯著:超四成上市公司建立了ESG組織架構,為ESG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在能力建設方面,超八成上市公司開展內部或參與外部培訓;在信息披露方面,六成上市公司發布獨立的社會責任/ESG報告。

  鐵旭初指出,煤炭行業在打造ESG影響力方面做了諸多探索并取得了突出成效,如國家能源集團獲選十大中國ESG榜樣企業,中國神華獲評上市公司ESG最佳實踐案例,兗礦能源獲評上市公司董事會最佳實踐創建活動最佳實踐案例等。其中,兗礦能源成為中國首家通過ESG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

  “然而,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水平仍有待提高。”鐘宏武舉例說,環境議題指標披露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有待提升,社會議題履責實踐缺乏詳細和準確的闡述,治理議題數據披露普遍較少,披露標準有待完善和統一。此外,上市公司ESG評級結果偏低,Wind ESG評級中,僅中國神華1家企業處于AA級,31家企業處于BB級或B級。

  藍皮書建議,煤炭企業要通過塑造ESG理念、健全ESG治理架構、倡導全員ESG行動等措施,積極推動ESG管理建設,更好地塑造企業形象和品牌聲譽。

  孫守仁認為,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亟需處理好企業發展與承擔社會責任的關系,以社會責任賦能傳統能源行業;處理好社會責任與ESG的關系,以社會責任治理和ESG能力建設助推現代化煤炭工業體系構建;處理好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以高質量踐行社會責任促進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張翔)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