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23-10-18 10:06
10月14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2023中國煤炭工業發展報告》。報告指出,煤炭的能源兜底保障作用不會改變,現代煤炭產業體系建設將加快推進,煤炭產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數字化、低碳化引領煤炭高質量發展,清潔高效是煤炭產業主要發展方向,煤基與多能源融合發展空間廣闊。
煤炭需求方面,報告認為,2000年以來,我國煤炭消費量逐年增加。“十三五”以來,煤炭消費量從2016年的38.44億噸增長至2022年的43.41億噸。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煤炭消費總量將有小幅增長,在正常情景下,預計全國煤炭需求峰值約為45億噸,至2030年全國煤炭需求約40億噸。
煤炭生產方面,報告表示,我國煤炭生產量自2000年以來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2022年我國煤炭生產量達到45.6億噸。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煤炭消費總量將有小幅增長,在2027年達到高位后,呈下降趨勢,2030年下降至42億噸左右。整體來看,未來我國煤炭產量將呈現“穩增一達峰一下降”的態勢。
關于煤炭產業的清潔高效發展,報告表示,到2030年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方面,實現燃煤發電凈效率突破50%,每年累計節煤8億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約20億噸;燃煤發電機組實現20%—100%調峰,對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支撐能力顯著提升;掌握百萬噸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成套技術。到2035年,全面形成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體系,煤炭集中高效利用比例提高到90%以上,燃煤發電及超低排放技術進入國際領先水平。
報告還談到,跨領域、系統化、體系化的能源布局不僅有巨大的創新空間,還會產生巨大的整體節能減排效果。多能融合的新型能源體系將提高能源儲備和保障能力,保障我國能源及相關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
“煤炭與新能源耦合利用,既能減少單位產品碳排放量,又能提升新能源利用質量。隨著我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展進入快車道,以及各種有機廢棄物、生物質處理需求不斷增加,探索煤炭與新能源協同發展已成為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報告指出,目前,煤炭與新能源的耦合利用更多體現在電力調配上,二者深度耦合利用的各項技術仍處于研發示范或探索階段,亟待開展煤炭與新能源化學轉化、電力、熱力等多種耦合形式實現,協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梁嘉琨表示,要繼續確保煤炭的穩定供應,落實“雙碳”戰略目標,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不斷“超越煤炭”推進轉型升級,為新型工業化體系建設貢獻力量。他指出,煤炭工業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著資源、安全生產、老礦區轉型、招工難、職工職業病防治和生活改善等方面的挑戰,所以煤炭行業既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又要解決現有問題,既要深化發展內涵又要拓展發展外延,既要注重內在的提升也要注重外部環境的改善,進一步推進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張棟鈞
校對:高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