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科技

中材電瓷:煉成“定海神針”賦能全球電網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25-07-07 14:39

  近日,記者在中材江西電瓷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材電瓷”)江西基地看到,一排排棕紅色、藍灰色的“棒子”整齊佇立在廠房內,這是即將發貨的棒形支柱瓷絕緣子(以下簡稱“棒形絕緣子”)。

  棒形絕緣子是輸變電領域的關鍵性基礎材料,安裝后能承受百萬伏電壓、數噸彎曲和扭轉負荷,被譽為輸變電的“定海神針”。

  “我們自主創新了特高壓棒形技術、半導體釉技術等關鍵技術,研制的棒形絕緣子產品打破了國際壟斷,被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特高壓工程。”中材電瓷董事、總經理楊曉明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公司已成長為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是全球最大的棒形絕緣子供應商之一,目前訂單已排到了明年。

  單項冠軍:創新與市場“不絕緣”

  回憶起半導體釉棒形絕緣子的研發,曾任中材電瓷副總經理的桑建華連道“壓力太大!”

  從2018年開始,中材電瓷陸續接到客戶詢單——能否在棒形絕緣子表面釉層添加半導體特性,這樣工作時會產生一定泄漏電流,從而帶來熱量,解決覆冰和“污閃”問題,滿足高嚴寒地區、高污穢氣候地區電網建設需求。

  銷售人員信心滿滿接了單,產品研發卻不順利。“第一代產品做出來了,但性能不理想。”桑建華決心親自帶隊“啃硬骨頭”。

  選擇什么樣的半導體性質添加材料,關乎泄漏電流狀態,也是研發的首要關卡。

  研發團隊找到國內頭部生產商匹配合適的添加材料,原本躊躇滿志,誰知經過6批次的試用驗證,只有2批次合格,且無法復制。研發一時陷入停滯。

  “一噸添加材料就要50多萬元,資金投入巨大,看著試驗一次又一次失敗,同事們睡不著覺,腦子里想的全是技術問題。”中材電瓷技術研發經理陳文輝至今記得當時那種焦慮狀態。

  轉機出現在一次交流會議上。桑建華與一位從事陶瓷用品銷售的朋友聊到了該情況,對方表示可以幫忙尋找新的添加材料。“樣品拿來進行多批次的試用驗證,發現完全符合要求,價格還低了近一半。”

  調整了80多次基礎釉配方、制定完善的工藝控制標準、改造窯爐改進燒成制度……一點一點“死磕”下,2024年中材電瓷實現了第二代半導體釉產品的產業化生產,成為國內唯一、全球唯二之一掌握該技術的公司。

  關關難過關關過,類似的創新故事還有很多。

  21世紀初,我國啟動特高壓攻關項目。2010年7月,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聯系多家下游企業,急尋能承受特高壓的棒形絕緣子。

  彼時,作為入行僅五年的“小兵”,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電瓷事業部(中材電瓷的前身)勇敢揭榜。第一窯產品全部不合格,就再查找問題燒制第二窯,最終實現了百萬伏產品合格率98%的行業領先水平,第一次打響了名聲。

  世界第一條投入商業化運行的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世界第一條投入商業化運行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世界第一個特高壓換流站……中材電瓷不斷磨礪技術“殺手锏”,已擁有專利70余項,其生產的棒形絕緣子因為強度更好、重量更輕,開始頻頻出現在重大電力工程中。

  單項冠軍是怎么煉成的?“關鍵是堅持聚焦市場需求和痛點,不斷開展高效新產品研發。”楊曉明說,“我們做的是絕緣子,但創新和市場不能‘絕緣’!”

  新的攻關已在路上。為提升棒形支柱產品抗老化性能,中材電瓷正在開展工業氧化鋁配方研發工作。

  “今年干法成型配方進行兩輪中試,完成了550千伏產品試制,濕法成型配方進行了首輪中試,完成了220千伏產品試制,兩類產品性能經檢測都達到研發目標。”陳文輝透露。

  加速升級:向“智”向“綠”要效益

  機器臂精準擺動,一個個圓柱狀的泥料坯體被輕巧地放到陶瓷模具上,隨即又被快速沖壓進邊加熱邊旋轉的金屬模具內自動分離,印刻成似礦泉水瓶的形狀,再由三個形狀各異的旋轉模具進行表面高精度的“DNA復制”,最終變成一個個光滑細膩、形如弧形燈罩的絕緣子……

  在中材電瓷中控中心智能化生產管理平臺上,懸式瓷絕緣子生產的實時視頻和詳細數據一目了然。

  “我們研制的全自動旋壓成型機組已攻克工藝技術難題,率先填補了國內圓柱頭瓷絕緣子旋壓成型的空白,并建成了大規模超特高壓用絕緣子全自動化生產線和智能生產管理平臺,生產效率提升2.62倍,產品生產周期縮短70%,全過程合格率提升10%。”楊曉明說,今年澆裝、成型、噴釉三大主要工序都將實現自動化。

  以成型工序為例,工人需要搬抬的重量在四、五十公斤左右,勞動強度非常大,且產品質量易受人工影響。“以前2個人一個班可以干到200個,現在基本不需要人工參與,一班能干到800個。”

  對于電瓷這樣的傳統產業而言,轉型升級的迫切性還體現在綠色上。

  天然氣是電瓷生產的主要燃料。中材電瓷與設備廠家聯合開發和應用了更加先進的控制算法和隔熱性能更好的材料,對重點熱工設備進行升級,并深挖余熱利用潛力,天燃氣能耗降低約26%。

  國家級綠色工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等一系列榮譽稱號的獲得,是這家制造企業轉型升級探索成效的有力證明。但楊曉明認為還不夠。在他看來,唯有持續向“新”求“變”、向“智”向“綠”,才能在快速迭代升級中立于潮頭。

  目前,中材電瓷正在建設一條新的干法生產線,設計之初就對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具體化的要求。

  絕緣子產品品種多且多為小批量生產,如何設計建造一個綠色智慧、運行經濟、更具競爭力的工廠?“行業內沒有先例可以借鑒,我們只能自己摸索,四處去別的行業取經,廣泛與相關供應商展開研討交流。”楊曉明自信地說,今年新產線建成后,將成為行業內新的標桿。

  布局全球:提前謀劃拿到入場券

  中材電瓷新產線還未投產,訂單卻已排到了明年。

  “增量主要來自國外,今年僅歐洲市場新簽合同就有6000萬元。”楊曉明慶幸早有布局。

  成為西門子能源、ABB、GE、日立新能源等知名電氣巨頭的供應商,是中材電瓷此前進入國際市場的主要路徑。意識到歐美國家加快電力設備更新換代的潛藏機遇,這家企業決定直接進軍終端市場。

  自2019年加速自身品牌出海步伐以來,中材電瓷已叩開多家海外客戶和項目的大門:厄瓜多爾500千伏變電項目、西門子法國RTE電容器項目、巴西美麗山±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

  蹚出新路,并不容易。

  “歐洲市場這幾年電力需求量很大,未來投資前景良好,我們積累了一定量的市場沉淀后,就瞄準了當地的各大電力公司。”中材電瓷國貿部副經理李冰鑫說。

  無數封郵件,無數次商談,無數個整改方案……經過多年努力,中材電瓷最終打破壁壘拿到入場券,成為意大利國家電網Terna唯一的中國絕緣子合格供應商,手握其85%的中標份額。

  贏得市場的背后是“硬實力”。“我們專門開發了技術難度高、工藝要求嚴的藍灰釉系列產品,迅速打開了歐美市場。”楊曉明說。

  一組數據清晰有力——中材電瓷棒形絕緣子年產量約3萬噸,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預計2.5億元,同比增長9.78%;利潤總額預計3千萬元以上,同比增長18.75%;出口占總收入的比例約34%,隨著海外新簽訂單逐步交付,預計整年該數值可達到40%。

  “我們將繼續加大新材料研發力度,不斷提升工業化制造水平,持續推動信息化、智能化,擴大海外電力工程應用,加速向全球絕緣子領域一流制造服務商進發。”談及未來,楊曉明干勁十足。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