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5-07 17:22
這個春天,在華能岳陽電廠的廠房里,機器的轟鳴聲與科研人員的討論聲交織成一首名為“創新”的樂章。在這里,華能集團大型燃煤電站鍋爐協同處理多源固廢耦合發電關鍵技術及應用重點科技項目正在加速推進。
作為國際首創燃煤電廠多源固廢前置炭化技術路線,2024年底,這項由華能湖南分公司與華能長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新技術,完成了大型化工業驗證平臺建設及第一階段熱態帶料試運工作,試運結果充分證實了垃圾衍生燃料、蘆葦、塑料等物料炭化效果良好。
今年以來,華能湖南分公司錨定該項研究工程應用轉化目標,以“萬無一失”的科研方針、“一失萬無”的安全意識,全力以赴推動該項研究在岳陽電廠驗證平臺進行運行調試和系統優化。一季度,項目技術團隊緊鑼密鼓地開展了第二階段熱態帶料試運,系統連續穩定運行時長和出力得到了高效提升,預計年內能夠達到項目設計目標值,項目轉工程化應用指日可待。
從“專吃精米”到“混吃粗糧”
多源固廢耦合發電關鍵技術是經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技術鑒定的一種簡捷、高效、適合現有煤粉鍋爐電廠的城市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技術路線,具有顯著的環保效益、社會和經濟效益,可有效促進我國綠色城市及“無廢城市”建設。
多源固廢耦合發電關鍵技術的前身是城市廢棄物前置干燥炭化技術,早在2019年6月,城市廢棄物前置干燥炭化技術就在華能岳陽電廠首次實現了工業應用,其通過抽取燃煤電廠高溫煙氣作為惰性介質,在一體化處理機中完成污泥的干燥、炭化、粉碎和輸送,最終將產物送入鍋爐高溫爐膛焚燒發電,每日可處理市政污泥能力超600噸,是華能首批長江流域規模化處置污泥項目。
但僅僅焚燒處置污泥還是不夠,2024年起,項目團隊開始對前置干燥炭化一體化處理機進行技術升級,對應增加了設備和管道系統,通過對垃圾衍生燃料等零碳燃料大批量的摻燒嘗試,旨在用零碳燃料以替代部分原煤耗量,從而降低火電機組碳排放量,多源固廢關鍵技術開始了從實驗室到工業應用的跨越,為火電機組低碳化升級改造提供了更加經濟高效的新路徑。
“多源固廢耦合發電關鍵技術目前已正式進入3.0版本,不僅是設備的升級,更是理念的革新。”項目負責人鐘小雁介紹,“我們通過建立多源固廢物料特性數據庫,結合鍋爐燃燒特性優化配比,實現廢棄物替代煤炭發電的低碳目標,吃了幾十年煤炭‘精米’的鍋爐,實現了混吃‘粗糧’的新轉變”。
待華能岳陽電廠的多源固廢耦合發電關鍵技術研究驗證平臺投運后,其不僅可以焚燒處置污泥、生活垃圾、脫硫廢水、生物質,甚至風電葉片、橡膠、油泥、廢舊布料等復雜廢棄物,利用其所蘊藏的生物質能生產熱和電,同時也能夠一體化環保地處理多種不同形態的廢棄物。項目建成后預計將新增垃圾衍生物、生物質等燃料日處理能力150噸,預計每年可處理4.5萬噸,替代標煤2.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2萬噸。
“華能方案”助力“無廢城市”建設
多源固廢耦合發電關鍵技術,基于燃煤電廠爐膛燃燒溫度高及環保設施齊全等優勢條件,突破了多源固廢不能適應煤粉鍋爐懸浮燃燒方式的技術瓶頸,在國內外首次實現單一設備對各種固廢的炭化及微米級粉碎處理,填補了支持多源固廢直接入爐焚燒設備的技術空白。
在華能岳陽電廠的項目現場,科研人員緊盯監測裝置上的試驗數據波動,為3.0技術優化進行最后攻關。窗外,兩套300噸/天污泥處理機系統正高效運轉。
“當前我們的關鍵任務是著力降低建設運維成本,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比A能湖南分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白玉峰強調,“該項目預計將形成30項發明專利,編制華能集團技術導則,為行業提供可復制的解決方案?!薄?/p>
從實驗室到工業應用,從技術突破到生態守護,華能岳陽電廠用創新詮釋了“三色公司”的使命擔當,用實干展示了揭榜掛帥的主動作為。在電廠副總工程師謝燮林看來,該項目不僅僅是在處理城市垃圾,更是在守護長江經濟帶的綠水青山,為“無廢城市”建設提供新的“華能方案”。
下一步,華能岳陽電廠將依托多源固廢耦合發電關鍵技術研究驗證平臺,著力加大技術創新攻關,推動煤電機組協同焚燒處置多源固廢關鍵技術迭代升級。正如項目團隊所言:“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噸廢棄物都成為‘城市礦山’的寶藏,為‘雙碳’目標持續貢獻華能力量?!保?span style="font-family: 微軟雅黑, "Microsoft YaHei"; font-size: 16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2em;">李貴 彭艷嬌)
責任編輯:于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