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時間:2025-03-27 16:51
原標題:百噸級生產基地!開工!
生產基地效果圖
近日,百噸級硼同位素生產基地在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區正式奠基,標志著由原子能院技術團隊自主研發的低溫精餾法硼同位素分離技術,成功實現了從技術突破到規模化生產的跨越式發展。該項目建成后,有望實現相關硼同位素產品的國產化替代,為國家核能安全、醫療健康及國防科技等領域注入“中國芯”。
硼同位素是調節核反應堆運行功率的關鍵材料,被譽為核電站的“安全密碼”,也是硼中子癌癥治療的核心原料及高端電子材料的重要原料,其高效分離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成為制約我國相關產業發展的瓶頸。原子能院技術團隊歷時多年,突破多項難題,成功攻克低溫精餾法分離硼同位素規模化生產技術,穩定產出豐度達70%的富集硼-10產品。
依托該技術成果,宜昌基地總投資約10億元,規劃建設百米級高精度分離裝置,預計2026年12月投產,年產能達百噸級,將打破國際技術壁壘,扭轉我國高端硼同位素產品依賴進口的局面。項目建成后,將有力推動我國核電產業對關鍵材料的自主供應,保障核電能源安全,為我國在新材料研發、高端制造等領域提供關鍵原材料支撐,促進相關產業的技術升級和創新發展,助推我國穩定同位素分離技術從“追趕”向“引領”跨越。
原子能院院長楊紅義在項目奠基儀式上強調,項目通過“需求牽引-技術攻關-中試驗證-產業落地”的閉環機制,成功打通了“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成果轉化全鏈條,將推動我國核能安全升級和高端材料自主化。宜昌市委副書記、市長陳紅輝表示,該項目投產后將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助力宜昌打造千億級特種材料產業集群。
從實驗室的微觀突破到產業化的宏大規模,這座立于三峽之畔的生產基地,是新時代我國核科技工作者踐行“四個面向”的生動注腳,為國家戰略科技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硼”湃“核”動力。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