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時間:2024-09-11 18:11
近日,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西南200公里的荒漠中,新立起了一座座20米高的鋼結構豎塔。塔頂平臺上,一個大約60厘米見方、外形如同幻燈機的白盒子,緩緩呈360度旋轉。盒體正面一大一小兩個鏡頭,如同人的雙眼在環顧四周。“可別小看這套設備,它就相當于油田的‘透視眼’。現場一旦發生氣體泄漏,肉眼觀察不到,它卻能第一時間發現并‘報告’控制中心。這也是中國的長距離紅外線監測技術首次在國際高端油田現場投入應用。”振華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華石油”)阿聯酋阿布扎比公司總經理田孝京說。
防范有害氣體泄漏是油田安全措施的重中之重。通常,油田作業人員需要隨身佩戴硫化氫檢測儀來監測環境變化。但是,這項措施只能被動反映氣體泄漏。“有沒有更智能的技術,能夠大范圍地主動監測現場環境?”去年年中,當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陸上石油公司向國際合作伙伴拋出這個課題時,振華石油“揭榜掛帥”,引入中方相關先進技術,提出建設紅外線氣體監測及智能預警系統。
紅外線氣體監測及智能預警系統安裝現場。振華石油供圖
據介紹,紅外線氣體監測及智能預警系統的核心部件在室外50攝氏度高溫下,可通過液氮降溫,實現在零下197攝氏度條件下運行,通過紅外線高光譜有效探測油田井口、管線或處理廠等處的泄漏氣體,并通過實時傳輸和智能分析及時預警,從而有效降低現場風險,提升管理效率。
去年11月,中阿共同開展相關技術先導試驗。振華石油項目經理許家峰說:“按計劃我們將進行三個油井的氣體監測。在第二個油井釋放的氣體被成功探測后,我們正準備關閉設備轉場,突然系統開始報警。大家都感到奇怪,因為工作人員已經關閉閥門,現場不應再有氣體了。經過緊急盤查,阿方這才發現,在現場區域外有一條輸油管道意外出現了氣體泄漏,但被這套系統準確監測到了。調查結果出來后,現場爆發出熱烈掌聲。阿方領導層當即拍板,不再進行下一步試驗,直接同中方簽署訂購合同。”
據介紹,阿方訂購的首批紅外線氣體監測及智能預警系統正在安裝調試,第二批系統在籌備招投標。中方技術人員介紹,該系統能夠監測數十種氣體,目前按照業主要求聚焦甲烷泄漏。“甲烷是油田的有害氣體之一。同時,有毒氣體硫化氫的泄漏必定伴隨大量甲烷逸出。我們通過對甲烷的監測可以更直觀有效地保證現場安全。”按照業主規劃,未來這些設備將組成一個監測網絡,相互協同,覆蓋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陸上石油區塊的重點區域。
作為阿布扎比石油國家公司陸上石油公司的國際股東,振華石油持有油田的資產權、作業權及提油權。“我們雖然是‘小股東’,但通過積極參與、密切協作,同樣可以實現‘大作為’,為中阿能源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貢獻自身力量。”田孝京說,振華石油此前已在阿布扎比油田成功落地了特種凝膠堵漏技術和非結構化裂縫建模技術,支持阿方應對油田勘探開發痛點問題,獲得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最佳股東技術貢獻獎提名。
不久前,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負責上游業務的執行董事阿卜杜勒—穆奈姆到油田現場參觀了安裝完畢的設備運行情況。他說:“這套系統不僅可以主動監測氣體泄漏,還能遠距離識別人和動物,為油田現場作業提供了有力安全保障。”阿卜杜勒—穆奈姆表示,中企在推廣中方先進技術應用于油田開發、協調各方伙伴提升油田效率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希望今后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國際能源安全穩定,推動可持續發展。
振華石油董事長王粵濤表示,紅外線氣體監測及智能預警系統在阿聯酋油田上應用,既是中國近年來加快自主創新的成果,也是中阿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體現。“阿聯酋是國際高端市場。我們與阿方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共謀發展繁榮,也將為中國同阿拉伯國家的友好合作提供注入更強勁動力。”(管克江)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