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石化報 時間:2024-06-11 15:54
6月5日,加注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生產生物航煤的國產商用飛機——一架C919大型客機和一架ARJ21飛機,分別從山東東營機場和上海浦東機場起飛,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飛行后,在起飛機場平穩著陸。這是國產商用飛機首次加注生物航煤,試飛成功驗證了中國石化自主研發生產生物航煤具有良好飛行性能,也驗證了國產生物航煤與國產商用飛機的兼容性、安全性,填補了國產生物航煤在國產機型上的應用空白,為以后生物航煤進行商業化規模應用奠定了基礎。
此次國產商用飛機加注的生物航煤由中國石化鎮海煉化用俗稱“地溝油”的餐廚廢油加工而成,采用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自主研發的生產技術。中國商飛公司于2022年起籌劃可持續航空燃料適航機型技術攻關、裝機驗證工作,于2024年成功獲得適航批準。
生物航煤是以動植物油脂、餐廚廢油等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的航空煤油,屬于可持續航空燃料。相比傳統航煤,生物航煤的全生命周期可降低50%以上的碳排放量,成為全球航空碳減排的主要方向。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統計,2008年至2023年底,全球已有超過45家航空公司37萬架次航班使用了生物航煤。以目前我國每年3000多萬噸的航煤消費量計算,如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一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5500萬噸。
以“地溝油”為原料生產生物航煤最大的難點,是“地溝油”含有大量的脂肪酸類化合物,含氧量高,直接影響生產裝置催化劑的活性和穩定性。為此,中國石化自主開發了專用催化劑和工藝,在鎮海煉化建成我國首套生物航煤工業裝置,實現規模化生產。該裝置年加工能力為10萬噸,在滿負荷運行情況下,每年“地溝油”的消耗量相當于一座千萬人口城市的回收量。
此前,中國石化生產的生物航煤已應用于波音和空客部分機型。其中,加注中國石化生物航煤的東方航空空客320型飛機于2013年4月成功試飛,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芬蘭之后第四個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國家,中國石化成為亞洲首家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企業。
下一步,中國石化將繼續推動生物航煤等可持續航空燃料研發和應用,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推動生物航煤全產業鏈完善,帶動全產業鏈向綠色低碳轉型。(戴安妮 張凌志 唐玲)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