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4-01-04 11:13
1月3日,記者從海南大學獲悉,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鄧意達教授團隊最新發現,原位鉬酸根離子調控的高抗腐蝕性鎳鐵海水電極材料可助力海水高效電解,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已在國際知名期刊《先進能源材料》刊出。這一發現為設計氧陰離子修飾型催化劑提供了新的視角,有助于推動海水電解技術的實際應用。
鄧意達介紹,氫能被視為未來能源結構的核心組成部分,其中海水電解被認為是一種實用且可行的氫氣生產方法,但海水中的氯離子具有腐蝕性,會引起析氯反應,腐蝕電極(催化劑),嚴重降低其使用壽命。因此,開發高效、高選擇性的海水分解電極材料(催化劑)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電極(催化劑)使用壽命低的難點,研究團隊利用快速、簡便的熱沖擊方法制備了一種由鉬酸根修飾的、適用于海水電解的鎳鉬鐵氧化物電極,并發現該電極在海水電解析氧反應中具有較高的活性和優異的耐久性。實驗結果表明,電極表面原位生成的鉬酸根可有效調節活性中心的電子結構、穩定催化活性,提高析氧反應活性,保護電極免受氯離子腐蝕,可極大延長電極的使用壽命。
海南大學為該成果論文第一完成單位,海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邵禮為論文第一作者,海南大學教授鄧意達、副教授李紀紅與天津大學研究員韓曉鵬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王祝華 張子森 鄭潤澤)
責任編輯:許艷
校對: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