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3-11-22 09:40
記者從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以下簡稱中國煤科)獲悉,該集團所屬重慶研究院投資新建的國內首條連續流鉆具自動化生產線日前順利完成驗收并投產。這是中國煤科重慶研究院在建成煤炭行業首個礦用儀器儀表智能工廠后,又一個建成投產的智能制造項目。
中國煤科重慶研究院鉆探分院制造工藝研究所副所長田樂意介紹,這條生產線可年產3.2萬根高品質的定向鉆桿。這些定向鉆桿主要用于煤炭開采過程中的瓦斯抽采和水害治理,起著傳遞動力和循環介質的作用。
“該生產線采用關節機器人和地軌進行自動上下料,同時集成了在線檢測、過程參數實時采集和追溯功能。這樣就改變了傳統的‘孤島式’生產方式,實現了鉆桿全工序連續流自動化生產,大大降低了生產線在制品數量,提高了物料周轉效率,也提高了工廠的空間利用率。”田樂意告訴記者。
據介紹,生產線采用雙頭同步自動加工技術,減少了加工設備投入,生產效率與傳統方式相比提高一倍。此外,生產線通過摩擦焊定尺焊接、物料碼追溯管理以及異常報警等方式,確保產品的高質量、高性能、高可靠性。
目前,該生產線設備自動化率已達到95%,數據自動采集率達到100%、在線檢測率達到100%。與傳統的鉆桿生產方式相比,生產線工作人員減少70%,生產成本降低20%,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該產線生產的定向鉆桿、打撈鉆桿、螺旋鉆桿和常規鉆桿等產品,將在煤礦施工現場等場景投入使用。
田樂意介紹,隨著國內首條連續流鉆具自動化生產線投產,中國煤科重慶研究院常規鉆桿生產線的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也已進入招標階段。下一步,該研究院還將繼續加大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投入,進一步推動鉆探產業高質量發展。(劉園園)
責任編輯:高慧君
校對:吳蘇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