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沙晚報 時間:2023-09-12 17:44
不久前在長沙市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首開式上正式掛牌的“國家能源大規模儲能技術裝備及應用研發中心”(以下簡稱“儲能研發中心”),面向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明確四個領域研究方向,為長沙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提供重要科技創新和平臺支撐。
大學與企業“聯姻”
9月1日掛牌的儲能研發中心,由湖南大學聯合長高電新(集團)等8家單位組建,位于建設主體單位長高電新(集團)總部大樓。
?“項目總投資近2億元,分三期建設,截至目前中心主體部分已完成。”長高電新(集團)總裁助理賀坤介紹,儲能研發中心規劃建設面積約1800平方米,主要用于功能研發中心辦公、科技研發與試驗場地。
??研發實力雄厚的高校與經濟實力強勁的領軍企業“聯姻”,互相支撐,為長沙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建設中的儲能研發中心,研發實力可圈可點:牽頭單位湖南大學作為依托單位,組建了海上風力發電裝備與風能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在風電領域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先后獲30余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
?而作為現場項目建設主體單位的長高電新(集團),分為輸變電設備制造、電力設計與工程兩個業務板塊,擁有望城產業園、寧鄉金洲產業園、衡陽白沙洲產業園等3個生產基地,以及一家具備電力行業設計專業甲級資質的電力設計院,已經形成了電力設計、輸變電設備制造、電力工程總包的完整產業鏈。
?強強聯手,確保技術領先,無疑為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提供了動能。
鎖定四大研究方向
??研發中心掛牌后,如何開展研發工作?從哪些方面助力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儲能研發中心面向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主要重點開展四個領域的研究。”儲能研發中心負責人、湖南大學黃守道教授介紹,這四個領域是大規模電化學儲能技術與裝備、分布式抽水蓄能技術與裝備、新型儲能技術與裝備、風光水儲一體化技術。
?研發中心掛牌,使科研人員深感責任重大。
?“我們將重點突破面向慣量增強的風儲協同風電技術、大規模儲能電能變換技術、深遠海超導風電制氫儲能一體化技術、基于卡諾電池的風光水儲熱一體化儲能技術,并開展多類型儲能裝備協同運行控制、狀態檢測與服役質量評估系統的研制與工程示范。”黃守道教授介紹,這樣做是為了引領大規模儲能產業鏈全面優化升級,支撐國家創新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建設。
??此外,黃守道教授透露,儲能研發中心已經攻克電化學儲能電能變換的國際性難題,還提出了大規模電化學儲能電站協調控制技術、高效分布式變速恒頻抽水蓄能技術等關鍵技術,正規劃建設風光水儲一體化、分布式抽水蓄能電站等多項示范工程。
助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作為一直奮戰在科研一線的專家,黃守道教授對于長沙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充滿信心。
?“長沙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具備得天獨厚的科技創新資源與優勢。”黃守道教授分析,湖南不僅擁有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動力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和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三大國家級產業集群,還聚集了一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和重點學科。
?“特別是為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長沙市委、市政府圍繞平臺與基地建設、成果轉化增效、科技人才培引等多個方面頒布了諸多保障政策和實施措施,能夠從政策扶持、資金補貼、人才培養引進等各方面為研發中心的科技創新與長效發展提供保障。”他表示。
?一批像黃守道教授這樣來自高校的專家學者,已成為長沙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生力軍。
?記者統計,長沙市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首開式上18個現場揭牌的項目,建設單位就包括了本土的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湖南農業大學,也有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等外地知名高校。
?首開式當天,湖南大學長沙半導體技術與應用創新研究院、湖南大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產業智能聯合研究院相繼揭牌。前者參與共建“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湖南)”“功率半導體與集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后者將打造工業智能領域中國移動全國研發中心。
?“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人才是第一位的。學校作為‘強磁場’,可以為長沙持續引進高水平研發人才。同時,依托牽頭建設的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等多個重大創新平臺,聯合高校企業一起攻關,為新型互聯網以及長沙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原創技術解決方案。”湖南大學副校長李肯立介紹,新揭牌的項目有望形成輻射帶動中部地區的創新先導區和全國科技創新增長極,助力長沙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責任編輯:楊娜
校對:高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