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23-09-05 09:44
“檢查作業環境,設定巡檢路徑,準備開始220千伏蘇海I線機器人遠程自主巡檢工作……”在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下南茹村的一座輸電桿塔下,隨著國網陽泉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輸電運維二班副班長梁海濤下達巡檢指令,智能巡檢機器人自動上線,并且自主執行線路關鍵隱患點的巡檢、通道巡視和紅外測溫等工作。
梁海濤說,過去執行巡檢任務,需要運維人員不停地“爬塔”,不僅危險系數高,時間長了,對一些安全隱患也容易忽略。而現在,智能巡檢機器人的應用把人的經驗和機器的便捷性統一起來,線路巡檢的可靠性更高了。
“智能巡檢機器人能以穩定的速度沿桿塔地線行走,并自動識別繞開設備線夾、防震錘等物體,設定作業任務后,不需要人工操作自動完成作業任務,降低了對人工的依賴。過去巡線是最苦的工種之一,現在我們已經基本從危險艱苦的環境中脫離出來了。”梁海濤說。
近日,山西多地高溫與暴雨交替襲來,電網負荷需求持續增加。智能巡檢機器人、由無人機掛載的高清云臺、激光點云雷達、可見光攝影機、紅外成像儀等多種高科技設備執行自主巡檢工作,成為高空輸電線路運維的“硬核”科技。
同樣在220千伏蘇海I線,地處茂密森林的一座輸電桿塔上,無人機搭載的激光雷達通過飛行掃描,將線路鐵塔、導地線、線路通道及其周邊環境的影像數據經空間三維解算形成的三維點云數據,實現過去因地理因素導致的森林、溝壑等人力較難到達區域的巡檢全覆蓋。
“過去巡線費事費力,有的線路位于高山地區,有的區段甚至沒有路,我們都靠人一步一步走,每天行走好幾個小時數十公里。現在我們班組人人都考取了無人機駕駛執照,個個都是無人機巡檢高手。”國網陽泉供電公司輸電運維二班班長陳亮說。
責任編輯:高慧君
校對:張棟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