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5-04-28 15:54
“截至2024年底,我國在建核電機組數量為28臺,總裝機容量為3370萬千瓦,在建機組裝機容量連續18年保持全球第一?!痹?月27日召開的中國核能行業協會2025春季核能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上,中國核能發展報告首席專家王毅韌表示。
會議同期發布了《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藍皮書?!秷蟾妗穬热蒿@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商運核電機組為57臺,總裝機容量為5976萬千瓦,位列全球第三。2024年全年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7797小時,核電累計發電量為4447億千瓦時,居全球第二,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72%,年度等效減排二氧化碳約3.34億噸,其中福建、遼寧省核電發電量占比超過20%。
在核能產業鏈、供應鏈方面,《報告》指出,目前國內產能規模最大的天然鈾生產基地“國鈾一號”開工建設。已形成萬噸級鈾純化轉化能力,鈾純化轉化基地、鈾濃縮生產線運行穩定,鈾濃縮產能擴建有序推進。核燃料元件加工產業能力躋身世界前列,能夠滿足壓水堆、重水堆、高溫氣冷堆等機組的核燃料元件需求。在核電裝備制造方面,我國實現了核電關鍵主設備100%國產化以及關鍵零部件技術的自主可控,2024年國內核電主設備累計交付114臺套,較2023年增長一倍。
與此同時,我國核能國際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報告》明確,采用“華龍一號”技術的巴基斯坦恰?,敽穗娬?號機組開工建設,我國已累計出口7臺核電機組。持續加強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交流與合作,深度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工程建設,向全球開放包括中國先進研究堆在內的12個核科研設施和實驗平臺。
“按照當前的建設速度和節奏,2030年前我國在運核電裝機規模將躍居世界第一;預計到2040年我國核電裝機需達到2億千瓦,發電量占比約10%。”王毅韌預測。
在此背景下,王毅韌建議,要充分利用現有沿海核電廠址資源積極有序推進項目開發,并通過廠址擴建、復用煤電退役廠址等方式增加廠址資源儲備。要堅持“熱堆-快堆-聚變堆”核能“三步走”發展戰略,圍繞一體化閉式循環快堆核能系統、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等設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同時,要加強鈾資源、核電工程建設、核電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國際合作,借助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積極推介我國核能技術和企業,推動我國核能全產業鏈“走出去”。(記者 白宇)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