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網50Hz 時間:2025-04-10 10:30
▲量子傳感器在柳州換流站掛網。(量子傳感器科研團隊供圖)
4月8日,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量子電流傳感器在昆柳龍直流工程柳州換流站投入運行超過72小時,標志著我國電力領域首個量子傳感技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取得重大突破。
▲量子電流傳感器高壓側裝置安裝點,位于800千伏直流穿墻套管與橋臂電抗器連接的管母處。(量子傳感器科研團隊供圖)
依托量子特性,這套傳感器可以在-40攝氏度至+85攝氏度極端環境下,實現從毫安級到10千安級的超寬量程覆蓋,成功將量子精密測量技術拓展到常規工業溫度范圍,為量子科技進入更多的工業領域打開想象空間。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量子科技等產業,并強調要通過“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應用示范”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對于電網而言,傳感器猶如人體的神經末梢,無時無刻不在感知和測量各類數據,及時顯示“健康指標”。傳統電流傳感器容易受復雜天氣、強電磁環境等因素影響,在測量精度、抗干擾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在國家戰略指引下,南方電網公司聯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等國內20余家科研單位、設備廠商歷經1年半時間,聯合攻克了量子態調控、極端環境封裝等世界級技術難題。”
南方電網公司輸配電部副總經理高錫明介紹,基于金剛石氮-空位色心的量子傳感機理,量子態穩定控制技術的應用能夠在高電壓、-40攝氏度至+85攝氏度等極端環境下保持高精度測量。相比傳統的電流傳感器,精度提高了近4倍,不管直流處于空載還是重載狀態,都可以實現高精度監測,并實時傳遞到后臺,為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提供極高的測量可靠性保障,標志著我國直流輸電系統進入“量子精度”時代。
柳州換流站是世界首個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昆柳龍直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量子傳感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如此重要的能源樞紐站,頗有劃時代的示范性意義。
量子電流傳感器安裝在800千伏直流穿墻套管與橋臂電抗器連接的管母處。(量子傳感器科研團隊供圖)
高錫明表示,南方電網將持續攻關量子電場、量子電壓等技術,謀求在量子基礎材料、光電核心部件、傳感關鍵算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進一步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和重大工程成果,并通過量子傳感技術迭代與發、輸、變、配、用和新能源等多場景應用拓展,加速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促進傳統動能煥新升級。
責任編輯:沈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