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2024-06-06 18:35
生態環境部6月5日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23年,我國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大力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生態環境質量實現穩中改善。
公報以全面、翔實、準確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情況,全方位展示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的進展和成效。
公報顯示,全國環境空氣質量保持長期向好態勢。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好于年度目標近3微克/立方米,“十三五”以來累計下降28.6%;全國優良天數比例為85.5%,扣除沙塵異常超標天后為86.8%,好于年度目標0.6個百分點;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2.3%、下降6.5%。
根據公報,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優良(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89.4%,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十三五”以來實現“八連升”,累計上升21.6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0.7%,同比持平,“十三五”以來累計下降7.9個百分點。全國管轄海域海水水質總體穩中趨好。一類水質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面積的97.9%,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改善,優良(一、二類)水質面積比例為85.0%,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十三五”以來累計上升12.1個百分點;劣Ⅳ類水質面積比例為7.9%,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十三五”以來累計下降3.4個百分點。
根據公報,全國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農用地土壤環境狀況總體穩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1%以上,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公報還表明,全國自然生態狀況總體穩定。生態質量指數(EQI)值為59.6,生態質量綜合評價為“二類”,與2022年相比無明顯變化。全國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占陸地國土面積30%以上,生物多樣性較豐富,自然生態系統覆蓋比例較高,生態結構較完整,生態功能較完善。
責任編輯:閆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