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10-22 11:24
中國能源新聞網訊(記者 白宇)“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方案,與42個發展中國家簽署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南南合作備忘錄,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2500余名氣候變化領域的官員和技術人員?!痹谌涨罢匍_的2024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國際研討會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逯世澤表示。
逯世澤明確,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我國正在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以電動汽車、光伏產品和鋰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成為我國新的出口增長點,不僅豐富了全球的供給,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轉型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夏祖義表示,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堅定不移地推進綠色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我們需要充分發揮經濟手段的作用,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政策引導,以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
兒童投資基金會氣候變化項目主任、中國區副首席代表劉強表示,隨著全國碳市場建設的不斷推進,水泥、鋼鐵和電解鋁行業即將進入碳市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排放量占全國排放總量的比例將達到約60%。要進一步強化碳排放總量控制,通過相關的政策配套和機制配套,為綠色低碳轉型釋放更強的信號,并強化碳定價的作用,逐步建立配額拍賣機制,強化市場對綠色低碳發展的信心,引導和支持綠色低碳轉型技術的應用。
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天府永興實驗室首席科學家雷憲章表示,科技創新及碳市場建立是實現“雙碳”目標、促進我國經濟實現綠色轉型和發展的關鍵。目前我國電網和新能源相關技術在國際上已有較大的領先優勢。綠氫的發展是未來能源領域實現碳中和的重要環節。預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成本將具備與配套CCS的煤制氫進行競爭的條件。
據了解,2024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國際研討會由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會議主題為“以經濟手段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從電力轉型、工業轉型、市場機制、資金機制等不同角度探討我國在綠色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并對未來轉型路徑、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展望。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