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4-07-26 16:29
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煤炭版圖:雙年需求穩健 貿易格局東移
中國能源新聞網見習記者王可
7月24日,國際能源署最新發布的2024年全球煤炭市場趨勢報告指出,盡管水電、太陽能及風能領域展現出強勁的復蘇與擴張態勢,但在主要經濟體電力需求激增的對沖效應下,今明兩年全球煤炭需求預計將維持相對穩定狀態。
需求平穩:煤炭消費在電力需求激增下維穩
報告稱,2023年全球煤炭使用量在中國和印度兩大消費巨頭的推動下,實現了2.6%的增長,達到歷史峰值。這一增長動力主要源自煤炭在電力和工業部門的廣泛應用,尤其用于填補水力發電不足及快速增長的電力需求缺口。
隨著中國水力發電的顯著回升以及在風能與太陽能發電領域的快速部署,預計這一組合效應將在2024年有效減緩全球煤炭發電的增長勢頭,但區域間的發展趨勢仍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印度,隨著天氣狀況回歸常態,預計2024年下半年煤炭需求增長將有所放緩。然而,上半年因水力發電不足、極端熱浪天氣及經濟增長引發的電力需求激增,已促使印度煤炭消費量急劇攀升。相比之下,歐洲煤炭需求持續延續自二十年代后期以來的下滑趨勢,主要歸因于發電領域的減排努力,特別是在歐盟地區,煤炭發電量在經歷2023年超過25%的降幅后,預計今年將進一步大幅下降。
“基于當前政策環境和市場趨勢的分析,我們預計到2025年,全球煤炭需求將基本保持平穩。”國際能源署能源市場與安全主管Keisuke Sadamori公開表示。
2023年-2025年各地區煤炭消費量變化
供應微調:全球煤炭產量逼近90億噸大關
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煤炭年度總產量逼近90億噸大關,實際達到89億噸的歷史新高,主要源于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三大煤炭生產國的強勁增長,三者合計貢獻了全球總產量的七成以上。其中,中國煤炭總供應量超過50億噸,同比增長3.4%,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煤炭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2%、13%,增幅顯著。
報告指出,中國煤炭產量的提升,旨在鞏固國家能源安全防線,緩解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對國內能源供應的影響。印度因近期對基礎設施和礦山擴建的投資促進其煤炭產量的增長。
2024年,全球煤炭產量預計將與2023年基本持平,但內部格局或將發生微小變化。據報告分析,上半年全球煤炭產量同比略降0.7%,其主要受中國產量同比減少1.7%的影響。中國因加強了對煤炭大省山西的安全監管,導致短期內的產量調整。然而,隨著安全檢查影響的減弱及國際市場需求變化,預計下半年中國產量將有所恢復。
2022年-2024年各地區煤炭產量變化
貿易格局:新興市場引領煤炭進口增長趨勢
2023年,全球煤炭貿易總量躍居歷史新高,盡管歐洲與東北亞(涵蓋日本、韓國及中國臺北)的進口量縮減約50噸,但這一缺口卻由印度、東南亞及中國的顯著增長有效填補。這一趨勢促使全球煤炭國際貿易總量破2019年紀錄,首次突破15億噸大關,同時,海運煤炭貿易亦達到13.8億噸的歷史頂峰。
展望2024年,煤炭貿易額有望再創新高,然而市場格局或將悄然轉型。預計歐洲與東北亞地區受需求放緩影響,煤炭進口量將進一步下滑,尤其是動力煤在日本、韓國、中國臺北、德國及歐盟多國可能遭遇需求萎縮。相反,中國、印度及越南作為新興市場,其煤炭進口量被普遍看好將持續上揚。在供應端,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哥倫比亞及美國等煤炭出口大國預計將加大出口步伐,旨在填補俄羅斯出口縮減留下的空白,并響應全球市場的新增需求,從而維持并推動煤炭貿易的穩定增長態勢。
2014年-2024年部分國家煤炭進口量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