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報 時間:2024-07-03 11:11
巴西新舊能源“兩手抓”謀發展
巴西作為拉美最大經濟體和最大石油生產國,同時也是拉美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油氣資源和風光稟賦并行并重,成為巴西能源轉型的基調所在。
回顧過往,巴西油氣產量逐年攀升,生物燃料表現突出,更是成為全球風光發電項目投資熱土;面向未來,巴西宣布將大手筆投資可持續經濟領域,推動創新技術、低碳經濟和可持續基礎設施發展,加速實現能源轉型。
守油氣、推風光
新舊能源共推進
今年年初,巴西正式加入“歐佩克+”。在巴西總統盧拉看來,加入“歐佩克+”其實是“為化石燃料的終結做準備”,產油國需要利用石油收入進行投資,布局可再生能源產業。
數據顯示,巴西昔日貧油的國情因發現巨大的海上油氣資源儲量而發生變化。2016年,巴西平均石油產量達到260萬桶/日,一躍成為拉美最大產油國。巴西國家石油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10個月,巴西產油量維持在428.5萬桶/日,巴西本土最大石油公司——巴西國油(Petrobras)去年同樣表現不俗,平均原油產量達到280萬桶/日。
原油產量的增長讓巴西成為全球石油市場中一股新興力量。盧拉指出,希望巴西加入“歐佩克+”能夠影響該組織整體的能源轉型,期待這些國家利用石油貿易的紅利投資可再生燃料。
雖然油氣是經濟發展的一大重要支撐,但抓住油氣資源的同時,巴西也在積極布局能源多元化發展。國際能源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巴西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已經達到7%,其中,生物燃料產量、水電裝機容量均排名世界第二。
除了龐大的水電系統,巴西還擁有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巴西國家電力能源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巴西新增風電裝機4.9吉瓦,增速超出預期,同時,小型水電等發電裝機也有所增長。另據巴西光伏太陽能協會數據,截至2023年11月,巴西太陽能裝機容量突破35吉瓦,占該國電力裝機容量的15.9%,太陽能發電量約占總發電量的11%。
金風科技南美區域中心總經理梁軒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為鼓勵風電產業發展,巴西實施了固定上網電價政策,隨著風力發電度電成本的逐步下降,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相較于其他電源有天然成本競爭力的電源。
在巴西電力能源交易中心行政委員會主席阿爾蒂里看來,巴西電力系統中可再生能源占比的突出,除了能夠為環境帶來巨大收益外,還帶來了碳信用額和可再生氫等一系列新的市場機會,未來幾年將持續為巴西社會發展帶來好處。
低碳燃料助力
減排降碳受重視
事實上,電力清潔化只是巴西能源轉型中的一環,低碳燃料才是巴西推動經濟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
2023年,巴西政府提出一項名為“未來燃料”的法案,涵蓋“國家可持續航空燃料計劃”“國家綠色柴油計劃”等一系列國家計劃,主要涉及私家車、航空運輸、客貨運商用車輛等交通運輸領域的能源優化,旨在促進交通行業發展可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推動巴西能源轉型。包括生物燃料在內的可再生能源是“未來燃料”法案關注的重點。該法案提出,將采用“從油井到車輪”的“生命周期評估”方法,能源生產、提取和運輸的各個階段被納入其中,對產品和服務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和能源消耗進行量化。
國際能源署預測認為,巴西將成為全球生物燃料領域發展的重要推動方。該機構指出,受益于強有力的利好政策、交通燃料需求增長和生物資源潛力,2023年到2028年期間,發展中國家將引領全球約70%生物燃料需求增長,而巴西需求增速占比將超過40%,成為最為主要的引領國。
除了生物燃料,低碳氫氣也是巴西關注的重點。在2023年底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上,盧拉進一步強調了綠氫的重要性。盧拉表示,巴西已將自己視為此類燃料有潛力的大型生產國。
2023年11月,巴西眾議院還批準了綠氫生產的法律框架,將采用生產稅收激勵措施,并建立低碳氫氣生產特別激勵制度。另據路透社報道,巴西還在研究一個價值300億美元的低碳氫氣生產計劃。在巴西能源轉型規劃部部長蒂亞戈·巴拉爾看來,巴西豐富的風光等可再生能源資源和化石燃料碳捕捉潛力,都將為低碳氫氣發展提供助力。
據了解,2022年7月,巴西首個綠氫工廠已經在該國東北部的巴伊亞州奠基,每年能夠生產1萬噸綠氫和6萬噸綠氨。2023年8月,由巴西圣保羅大學、殼牌巴西公司和巴西主要乙醇生產商賴森能源公司等合作建設的乙醇制氫加氫站在巴西圣保羅州開工建設,借助巴西本土乙醇工業體系,有望大幅降低氫氣運輸成本。
機遇挑戰并存
能源市場潛力待挖
作為拉美第一大經濟體的巴西,雖然近年來能源轉型成果令人矚目,但針對長期經濟發展和氣候目標,仍面臨挑戰。
電力基礎設施不完善就是一大短板。巴西礦業和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西爾維拉曾警告稱,雖然巴西風光發電資源潛力巨大,但由于國家輸電系統缺乏穩健性,擁有優秀資源稟賦的東北部地區未能充分發揮潛力。同時,清潔能源豐富的地區與電力需求量巨大的地區距離較遠,電力傳輸也存在一定瓶頸。
實際上,由于缺乏投資和規劃,2023年8月,巴西電網就因為塞阿拉州太陽能和風能過載而短暫崩潰,導致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停電。
不僅如此,巴西主要聚焦于環保的新聞媒體“O eco”撰文指出,對水力的過度依賴導致巴西能源矩陣在應對氣候變化時具有脆弱性。
梁軒向記者坦言,雖然清潔能源在巴西電力結構中已經占據主導地位,令該國在實現氣候目標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本地化要求、稅收政策、勞工政策等卻在影響巴西對外來投資的吸引力。
據梁軒介紹,在巴西開辦業務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復雜的稅務體系。盡管巴西已多次推動稅務改革,但當前巴西的稅法和稅收政策依然由聯邦、州、市各自制定,各州、各市之間應用不同的稅率,使巴西稅制成為全球最復雜的稅制之一,這讓外資企業的產品、物流、交付各環節受到影響。
另外,梁軒也指出,巴西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銀行作為巴西最大的開發性政策銀行,對其融資項目使用的風力發電設備有非常嚴格的本地化規則,這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綠電生產成本。
中巴持續合作
共探低碳轉型新路徑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和巴西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由來已久。巴西應用經濟研究所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發展已經走在世界前列,近年來,中國企業也不斷擴大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相關投資,成為該地區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投資方之一。
該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中國企業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投資的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從363兆瓦增至1.4吉瓦,同期內,中國公司投資的風力發電裝機容量也翻了一番,從1.6吉瓦達到3.2吉瓦,而在拉美地區,獲得投資項目最多的國家正是巴西。
記者了解到,2023年12月,中國廣核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屬巴西公司在圣保羅舉行Lagoinha項目合同簽約暨開工儀式,標志著中廣核巴西首個綠地光伏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65兆瓦,建設期內就可為當地帶來超過1000個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項目投運后,年發電量預計約4億度,可“點亮”24萬戶巴西家庭,環保效益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30萬噸。
梁軒也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巴西風電領域持續活躍。2021年11月,金風科技在巴西的首個整機供貨項目Lagoa do Barro 82兆瓦擴建項目竣工并投入運營;2021年末,第二個整機供應項目Tanque Novo 180兆瓦項目正式簽約,并于2023年6月順利投產運營。另外,2023年4月,金風科技與三峽巴西公司簽訂648兆瓦項目的風機供貨和長期運維協議,該項目計劃在2025年底前完成投產。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4月,中巴兩國簽署了《中國—巴西應對氣候變化聯合聲明》,計劃向可持續和低碳全球經濟轉型、綠色產業發展、可再生能源等領域不斷拓展、深化和豐富合作。
在巴西應用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馬可·奧雷利奧看來,巴西可再生能源領域存在著非凡活力,環境領域發展是巴西獲得國際認可的關鍵,而中巴合作將推動兩國共同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梁軒也表示,巴西還可以積極向其他國家推廣其優勢行業和技術,如生物質能源、乙醇燃料、綠色農業、綠色冶金等,并對這些行業的海外推廣給予優惠性金融支持,這樣一來不僅將提高巴西產品出口的國際競爭力,還能推動巴西國內相關產業發展壯大。(時元皓 李麗旻)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