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石油報 時間:2024-05-22 17:22
5月5日~10日,習近平主席受邀對法國、匈牙利、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是今年首次外訪,也是時隔5年再度訪歐,受到3個國家超高規格接待,取得了豐碩成果。此行彰顯了全球地緣變局下中歐關系的強勁韌性和戰略空間,“變競為合”將成為未來中歐重點著力方向。
提升與歐洲重點國家雙邊關系的戰略層級
中法關系方面,加強全球事務協作,挖掘互利合作潛力。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兩國領導人圍繞中東局勢、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加強生物多樣性與海洋合作等議題簽署了4個聯合聲明,并在綠色發展和生態轉型、環保、航空、農業、標準化合作等領域達成18項合作協議。中法呼吁在巴黎奧運會期間全球?;鹦輵?,同意加強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通過包容性對話降低相關風險,提高發展中國家的人工智能水平。中方表示,希望法國向中國出口更多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拓展綠色能源、智能制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合作范圍。法方表示,希望同中方進一步密切雙邊經濟關系和多邊戰略協作關系,將對中國保持市場開放,不會針對中國企業搞歧視性政策,歡迎更多高技術企業赴法投資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法國總統馬克龍不僅安排了最高規格的接待儀式,而且特別安排了深度小范圍會談,體現了法國對中國的高度重視。
中匈關系方面,雙邊關系提質升級,加強發展戰略對接。中匈視彼此為優先合作伙伴,宣布將兩國關系提升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匈方“向東開放”政策對接,有序推進清潔能源、人工智能、移動通信、核能與核技術等領域合作,深化數字經濟、綠色發展合作,積極推進匈塞鐵路匈牙利段項目建設,進一步深化中歐陸??炀€通關便利化合作。雙方鼓勵兩國金融機構為貿易投資合作提供融資支持,繼續合作發行綠色主權熊貓債。中方將鼓勵中國企業赴匈投資,支持中國金融機構在匈牙利設立分支機構。匈方歡迎中國企業赴匈投資,承諾提供良好的投資經營環境。
中塞關系方面,升級兩國關系,深化全方位合作。兩國宣布深化和提升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將以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為契機,落實中塞自由貿易協定,加強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清潔能源、產業投資、農業、經貿合作區等領域的務實合作,擴大利用中歐班列,商定因地制宜共同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促進技術轉移、聯合研究、共建科研平臺等方面取得更多務實成果,支持塞爾維亞人民幣清算行盡快開業。
中歐加強經貿能源合作有戰略意義
國際格局層面,中歐拓展戰略運籌空間,共同應對國際形勢劇烈變化。
我國可對沖美歐同盟強化風險。在地緣沖突下,歐盟加強與美國的政策聯動,不斷出臺針對我國的不利措施,而法國、匈牙利、塞爾維亞對華關系較友好,以尋求獨立自主著稱,是可以積極爭取的重要對象。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領頭羊,在歐盟享有較高話語權,并與中國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G20成員國;總理歐爾班治下的匈牙利內外政策較為“特立獨行”,將在下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塞爾維亞所處的巴爾干半島扼守進出歐洲的交通咽喉,有著重要的地緣政治經濟價值。因此,我國加強與重點歐洲國家的合作,有助于增加歐盟對華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積極因素。
法國可增強政策自主性。法國希望通過扮演東西方的橋梁紐帶彰顯戰略價值,向中國突出其特殊作用,拓寬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空間,成為歐洲戰略自主的領導者,并借此鞏固世界大國的地位。
合作應對國際形勢動蕩。歐洲議會選舉將在6月舉行,馬克龍希望借助對華合作穩固其所在政黨在法國和歐盟的地位。同時,美國大選前景不明,雙方需提前布局,以管控國際形勢動蕩風險。
經貿合作層面,歐洲對華經貿合作需求上升,“變競為合”將是中歐關系的重點。
歐洲逐漸意識到對華經濟脫鉤并不現實。當前歐洲經濟持續低迷,工業競爭力嚴重下滑。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2024年歐元區GDP將增長0.8%(較1月預測下調0.1個百分點),2025年將增長1.5%(下調0.2個百分點),其中法國未來兩年GDP將分別增長0.7%和1.4%。因此,如何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穩固在華市場成為歐洲經濟復蘇的重要因素。馬克龍接受法國媒體采訪時表示,不建議與中國保持距離,“我們需要中國人”。據《華爾街日報》消息,由于擔心強化投資審查可能削弱經濟復蘇勢頭,德國可能弱化或擱置擬議的《外國投資審查法》。
歐洲多國歡迎中國企業投資。法國財政部部長勒梅爾表示,法國歡迎所有工業項目,歡迎比亞迪在法國投資建廠。中匈兩國共同認為,匈牙利具備成為“東西方經濟和技術交匯地的優勢條件”,匈牙利對引進中國投資比較積極。塞爾維亞希望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投資合作,建設高科技產業合作項目。
中歐需以合作緩和競爭矛盾。隨著中歐高端制造業競爭矛盾上升,如何加強對歐洲的利益捆綁、推動利益共享、深化產業鏈融合,將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對歐洲戰略的重點考量。
能源合作層面,中歐能源合作仍有提質增效空間,綠色清潔轉型具備合作潛力。
中歐能源合作不斷擴充內涵。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出訪法國,同道達爾能源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共同挖掘油氣勘探開發、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LNG)、煉油化工、工程貿易及新能源等全產業鏈的合作機會,以及可持續航空燃料,綠氫,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低碳能源領域的合作機會。近年來,歐洲能源轉型提速,在綠色新政的壓力下,歐洲化工公司淘汰落后產能、開發清潔技術、布局新能源,轉向生產高附加值化學品,目前歐洲在特種化學品、消費化學品等高端材料方面擁有全球領先地位,而我國在特種工程塑料、高端紡織表面活性劑、部分特種聚合物等領域高度依賴進口,將為中歐高端技術合作提供可能。
中法綠色合作潛力巨大。中法企業圍繞新能源合作簽署了多項協議,如中核集團與法國電力公司升級合作關系,聯合發布《核能支持低碳發展前瞻性研究》白皮書。萬幫數字能源與法國施耐德電氣公司組建合資新能源公司,將共同開拓歐洲新能源市場,并就歐洲充電、儲能等相關業務簽署框架協議。遠景科技與法國蘇伊士集團簽署合作項目協議,將在鋰電池回收、綠色能源與碳管理數字平臺等領域開展合作;與法孚集團將在歐洲開發風電、綠氫、綠氨等新能源項目。考慮到法國以核能為主體的能源體系,且在風光發電、氫能發展方面較積極,中法在核能、氫能、可再生能源、能效等領域有較大合作空間。
中歐推進綠色產業鏈合作。當前中國電動汽車企業正加快出海步伐。2023年12月,比亞迪宣布在匈牙利建新能源乘用車生產基地,成為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在歐盟的首個汽車工廠,預計3年內建成投運。意大利工業部部長烏爾索表示,正與比亞迪、奇瑞和長城汽車談判,希望至少吸引一家中國車企投資設廠。這也反映出部分歐洲國家希望通過本地化生產引進中國新能源汽車先進技術,在新能源汽車崛起的時代浪潮下掌握主動權。
積極挖掘能源合作潛力
系統謀劃投資歐洲布局,增強國際競爭合力。建議中國能源公司從傳統能源與新能源領域對歐洲整體合作優勢和需求出發,系統謀劃投資、貿易、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合作機會,增強對歐洲的利益捆綁,突出我方優勢,避免惡性競爭,放大競爭合力。針對電動汽車領域,由于匈牙利作為歐盟成員國可低門檻進入歐盟市場,塞爾維亞擁有豐富的鋰礦資源,兩國相鄰且關系友好,建議以匈牙利電動汽車本地制造為示范,加強與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的新能源項目的協同合作,探索在法國、意大利等國家建設車廠的可行性,逐步在歐洲打造鋰電池研發生產、經銷商網絡、零部件供應等配套體系,增強中國企業新能源投資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效應。
挖掘中法能源合作潛力,加強第三方市場合作。針對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等傳統領域,中國能源企業應與道達爾能源等法國公司圍繞可持續航空燃料、LNG等增加項目合作機會。考慮到法國在非洲、東南亞、南太平洋擁有影響力,建議在以上地區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加強全球戰略協作。
加強新能源技術合作,探索打造中歐示范項目。針對新能源領域,在核能、氫能、可再生能源、能效等方面,中國能源企業應增加與法國等歐洲重點國家的技術合作交流,探索建立各種形式的創新聯合體,在CCUS、綠氫等前沿領域加強聯合攻關,完善技術儲備,探索打造具有示范效應的典型項目。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