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時間:2024-04-16 11:15
原標題:德汽車工業協會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可能引發貿易沖突
“汽車行業拒絕歐盟向中國企業征收懲罰性關稅。”德國新聞電視臺14日稱,歐盟目前正在多個領域審查中國是否對個別行業進行補貼,重點集中在汽車行業。代表650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公開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懲罰性關稅。
VDA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向德國《星期日世界報》表示,歐盟這一舉措無法解決本地汽車工業面臨的挑戰,反而會導致新的問題。如果對中國汽車征收反補貼稅,“可能會引發貿易沖突,并迅速產生負面影響”。穆勒要求“雙方就歐盟反補貼調查進行對話”。他表示,目前與中國的業務確保了“德國大量就業機會”。貿易沖突會危及德國汽車行業的電動化和數字化轉型。VDA擔心,如果中方采取反制措施會損害當地制造商的利益,也會使歐盟和中國之間的貿易關系惡化。
德國《世界報》13日稱,安永咨詢公司的分析顯示,中國電動汽車在歐盟的市場份額現已達到兩位數。今年前3個月,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包括在華國際車企制造的汽車)在德國的市場份額上升至10%。去年同期,中國汽車品牌的市場份額為7%。
“德國汽車工業需要合作而不是對抗。”德國《商報》稱,中國對德國汽車工業至關重要,而且仍將如此。14日,德國總理朔爾茨抵達重慶,展開訪華之旅,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和大眾汽車的負責人都在隨行團隊中。中國市場對于這些企業至關重要,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約1/3的銷量來自中國,大眾集團在中國的銷量接近其全球銷量的40%。德媒稱,德國汽車業希望不惜一切代價避免與中國決裂。沒有中國,德國汽車工業將缺乏市場、原材料和轉型所需的技術。如果汽車工業不能正常運轉,德國就不可能克服經濟停滯。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13日表示,當前更需加強國際合作,推進貿易通暢,實現促增長、求繁榮、擴就業。寶馬始終認為合作創造繁榮與增長。寶馬集團在中國的成功發展正是德中長期合作共贏的典范;跨國合作應成為應對當前及未來挑戰的關鍵力量。
在朔爾茨到訪中國前,大眾汽車宣布計劃在中國投資25億歐元擴建安徽合肥的生產基地和創新中心。德國《證交所日報》14日稱,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布魯姆拒絕“脫鉤”。“這對德國經濟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德國數十萬個就業崗位依賴與中國的合作,大眾汽車將繼續在中國投資。”他也對歐盟懲罰性關稅計劃持批評態度。他主張自由貿易和簽訂更多貿易協定。布魯姆還說,競爭是積極的。“當中國制造商來到歐洲時,你不應該讓自己發瘋,但你必須專注于競爭。我們經歷過日本浪潮、韓國浪潮,我們都保持住了歐洲汽車工業的地位。”他說。(青木)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