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全國首個應用國產BIM建設煤電項目——舟山電廠三期工程全面建成投產

來源:錢江晚報 時間:2024-10-24 10:54

  10月22日18時,國能浙江舟山電廠新建三期集控室內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現場人員情緒高漲,大家共同見證里程碑式的歷史時刻:全國首個應用國產BIM建設煤電項目——舟山電廠三期工程全面建成投產,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

  8月26日5號機組順利投產,10月22日6號機組順利投產,短短2個月內成功達成“雙投”目標,這標志著舟山發電廠三期擴建工程的6號機正式邁入商業運行階段,同時也宣告舟山電廠三期工程全面建成并投產!

  72.6億千瓦·時,保障電力供應

  “三期機組正式投產后,舟山電廠裝機容量近200萬千瓦的規模,年供熱能力可達到700萬噸。”舟山電廠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胡劍望著眼前簇新的機組,向我們介紹,2022年1月,舟山電廠三期“2*66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擴建項目”取得省發改委核準,于10月28日式開工建設。自項目啟動以來,舟山發電廠始終深入貫徹國家能源集團“136”發展戰略與“41663”總體工作方針,堅決執行“兩高一低”工程建設意見,同時緊密貼合浙江公司“一體兩翼三提升”發展戰略和“六型六高六控制”基建管理理念,加強工程策劃、建設、調試的全過程精細化管理。

  國能浙江舟山電廠三期工程是浙江省首個60萬千瓦等級二次再熱燃煤發電項目、“十四五”期間浙江省重大支撐性煤電工程、省“千項萬億”工程、“綠保穩”工程。

  據了解,舟山電廠三期擴建機組的成功投運后,每年可預計提供72.6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充分發揮能源央企“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有效彌補浙江省“十四五”電力缺口,提高長三角電力供應能力,助力舟山群島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國產BIM成功應用,樹立火電行業“新標桿”

  “BIM是一個可以實現跨行業、跨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能夠實現BIM的國產化和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意義重大。” 舟山電廠基建工程部BIM專業工程師薛濤向我們介紹,舟山電廠6號機的高質量投運得益于新技術的創新應用,該工程是全國首個應用國產BIM建設煤電項目。

  那么,BIM究竟是什么呢?

  BIM又稱建筑信息模型技術(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通俗來講,就是在電腦中將建筑物在施工前進行“預演”,增加設計方,施工方,業主方,監理方對工程的把控力,優化進度、成本管控,及早發現圖紙及施工中的問題,減少返工。

  此前,BIM技術已在建筑、橋梁等基建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而舟山電廠6號機卻開創性地將BIM技術深度融合至火電機組建設領域,作為國內首個全過程深度應用國產BIM技術建造的煤電機組,首創了國產BIM在火電(燃煤)領域的實施標準。

  舟山電廠三期工程6號機的成功投產,標志著國產BIM技術在燃煤電站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中得到了廣泛推廣與應用,不僅積累了寶貴的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更在行業中樹立了技術引領和示范的標桿。

  國產BIM應用新突破,引領煤電智能化新篇章

  “當時大家心里都沒底,但是沒有人想放棄。”舟山電廠基建工程部BIM專業工程師薛濤回憶道,科研初期,國產BIM這個課題沒有可以借鑒的先例,團隊成員們關在一個小房間內,實施頭腦風暴,系統梳理了與基建項目相關的所有工作細節,第一時間制定了方案策劃,并成功編制完成了《國產BIM在火電工程中的應用方案》,勢必要填補國內在核心BIM基礎技術領域的空白,建成這座標準化、智能化示范機組。

  600 多個日日夜夜,技術骨干把假期當成工期,把現場當成戰場,他們流過汗也流過淚,卻從未退縮半步。最終,團隊創造性提出從設計、設備、施工建管和生產運維四個數字化方向,打通全流程數據流通壁壘,實現機組建設、運維全場景、全品類、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監測+智慧監管”,有效解決了三期項目國產 BIM 在煤電基建項目核心技術的“卡脖子”難題。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的引領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煤電企業深度融合,讓基建工程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是能源行業全面落實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舉措。

  國產BIM項目不僅榮獲國家能源集團獎勵基金一等獎,還被授予“十四五”熱電產業數字化首臺(套)技術裝備的殊榮。經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權威評價,項目整體技術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尤其在大型火電工程的4D施工進度模擬及設備拆裝領域,更是實現了國際領先。2024年10月,該項目再次以卓越表現榮獲全國創新創效優秀成果特等獎,進一步彰顯了其在技術創新與實踐應用方面的卓越成就。(王瑪咪 葉無憂

責任編輯: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