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3-08-15 12:52
喚醒“沉睡”資源
——國網山東電力著力構建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綠色生態電力系統側記
8月9日,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召開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暨黃三角鹽堿地綠色生態電力系統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著力構建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綠色生態電力系統,打造賦能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的先行示范、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央企典范。
山東東營市深入實施國家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綜合利用。山東電力積極履行鄉村振興電網基礎保障職責,創新打造黃三角鹽堿地綠色生態電力系統,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落地。
“我們將在省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從打造農業能源服務生態鏈、農村能源服務生態鏈、生態能源服務生態鏈3個方面入手,積極打造‘六個一’示范工程,全力建設黃三角鹽堿地綠色生態電力系統。”國網東營供電公司總經理韓琪說?!傲鶄€一”示范工程就是通過電力賦能,呵護“每1粒種”、服務“每1農機”、育好“每1只羊”、養好“每1只蟹”、增效“每1度電”、守護“每1只鳥”。
聚焦線鳥共生 守護“每1只鳥”
“220千伏墾廣Ⅱ線5號塔無缺陷,線路通道無隱患;塔上東方白鸛和5只幼鳥已經離巢,建議后續做好跟蹤監測?!?月1日,東營供電公司護線愛鳥隊在通過無人機進行線路例行巡視的同時,對鐵塔上的東方白鸛活動情況進行觀測和記錄。
黃河三角洲被譽為“鳥類的天堂”,每年有600余萬只鳥類在東營繁衍。從2003年開始,每年有多達2000只“鳥界國寶”東方白鸛到此安家,約占全球數量的五分之一。
為助力黃河口國家公園的創建,守護好“每1只鳥”,東營供電公司創新開展“線鳥和諧”示范工程,探索構建“線鳥共生”卓越供電服務體系,助力鹽堿地生態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東營供電公司在山東省率先對615基桿塔完成絕緣包覆,為桿塔穿上“防護服”;根據鳥巢大小研制出半徑1.2米的“托盤式”八邊形金屬框架,采用多點固定、同塔移巢的方式,引導東方白鸛到“托盤里”筑巢;在絕緣子上方安裝直徑800毫米的新型防鳥罩“小紅傘”4200余基、12000余套,用心守護東方白鸛的“鐵塔家園”。
唱響田園牧歌 育好“每1只羊”
盛夏季節,黃河兩岸的灘涂被茂盛的植被覆蓋,郁郁蔥蔥、生機盎然。走進位于利津縣鹽窩鎮的黃河口灘羊產業園,一排排高標準建設的羊舍整齊排列,深藍色的光伏棚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鹽窩鎮是山東肉羊產業第一鎮,年出欄灘羊300萬只。
圍繞育好“每1只羊”,東營供電公司在鹽窩鎮產業核心區建成了35千伏后邢變電站,架設5條10千伏36千米線路;在各村推廣建設精品農村電網工程,先后完成了39個臺區的改造升級,為灘羊養殖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
東營供電公司還積極探索構建“田園牧歌”卓越供電服務體系,將每個養殖棚的用電數據接入產業園智慧管理服務系統,養殖戶用手機就能實時掌握用能情況。
目前,鹽窩鎮的灘羊養殖戶從2020年的1300家增加到2022年的2000多家,養殖規模增長了近3倍,黃河口灘羊產業園已成為全國單體最大的肉羊產業園區。
隨著養殖園區化,鹽窩鎮村民的居住環境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平坦寬敞的鄉間道路、干凈整潔的農家庭院,構成一幅生態美、環境優的鄉村畫卷。2022年以來,鹽窩鎮有8個村成功創建省級美麗鄉村,2個村創建為市級美麗鄉村。
“粟生鹽田”,助力國內首個耐鹽堿育種系統平臺跑出“加速度”;“耕水牧漁”,積極賦能黃河口大閘蟹產業園建設……山東電力正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行業優勢,助力喚醒鹽堿地這一“沉睡”的寶貴資源,把黃三角鹽堿地打造成綠色環保的美麗家園。(郭軼敏 崔浩杰 李鳳芹)
責任編輯:張棟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