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3-08-14 10:07
這里地處高海拔地區,光照時間長,年平均日照時間可達2719小時,太陽能可開發量超過30億千瓦。
這里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每年向下游輸送清潔水逾600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187萬千瓦。
這里是我國的Ⅳ類風區,風能可開發量超過7500萬千瓦。
這里有近10萬平方千米荒漠戈壁可供裝機,綜合開發條件居全國首位。
這里是青海。
富光、豐水、風好、地廣,讓青海成為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也成為全國清潔能源最為富集的省份之一。8月6日,哇讓抽蓄電站、玉樹二回工程、果洛二回工程、丁字口工程的開工建設,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網”)在青海蹄疾步穩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一個縮影。
國家電網董事長辛保安表示,新開工的一批電網工程,將大幅提升電網資源配置能力,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將顯著促進新能源消納,服務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將積極服務降碳減污,助力青海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將有力支撐穩增長穩就業,促進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
保障電力可靠供應
哇讓抽水蓄能電站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境內,臨近海南州戈壁新能源基地,是黃河上游核準建設裝機容量最大、建設條件最好的抽水蓄能項目。
電站利用黃河干流上的拉西瓦水庫作為下水庫,安裝8臺35萬千瓦可逆式機組,通過750千伏輸電線路接入青海電網,雙倍調節能力達560萬千瓦,可充分發揮削峰填谷、調頻調相等作用,有效平抑新能源隨機性、波動性的影響,實現電能的余缺互濟、時空互補,提高電網頂峰保供能力。
國家電網持續加強青海電網建設,建成東部“日”字形、西部“8”字形750千伏骨干網架和7條省間通道,強化西北750千伏主網架,并通過柴拉、青豫直流跨區接入全國大電網,實現大范圍風光水火互補互濟,著力保障電力穩定供應。
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青海風、光資源得天獨厚,已經建成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一批新能源項目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青海省已連續6年創造了全清潔能源供電世界紀錄,成立了國內首個省級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
哇讓抽水蓄能電站投產后,每年相當于替代燃煤18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5萬噸,降碳、擴綠效益顯著,對推動青?!熬G電”優勢加速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促進生態文明新高地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玉樹、果洛地區是三江源國家公園所在地,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屏障戰略要地。玉樹、果洛二回工程將服務黃河流域水資源優化利用和清潔能源開發,推動黃河流域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轉型升級,助力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丁字口工程連接海西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和西北主電網,施工地區位于戈壁、沙漠地帶。根據不同的工程地質條件和生態環境特點,國家電網因地制宜地實施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的相關措施審查,確保工程環保、水保設施建設“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三同時”方針,將“預防為主、環境友好”的建設理念貫穿于建設全過程。工程的建成,將進一步形成有機銜接周邊新能源廠站的電網生態圈。
助推地區經濟發展
電網工程投資大,具有帶動力強、中長期經濟效益顯著等優勢,可有力帶動電源、電工裝備、用能設備、原材料等上下游產業發展,推動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在穩投資、保就業、惠民生中發揮重要作用。
據估算,哇讓抽水蓄能電站、玉樹果洛二回工程和丁字口工程四項工程總投資約215億元,可直接拉動GDP增長約6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5萬余個,可以帶動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產業發展。工程的建設將進一步助力地區發展,在青藏高原蓄積“動力源”、織密“光明網”,讓各族群眾用上綠色電,走上富裕路,提升幸福感、獲得感。
目前,國家電網已建成26座抽水蓄能電站,投運裝機容量超過3100萬千瓦,為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新能源并網消納提供了堅強支撐,在保障電力供應、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十四五”期間,國家電網經營區抽水蓄能電站將迎來建設高峰,預計新投產裝機容量超過2700萬千瓦,到2025年投產總規模達到5000萬千瓦。國家電網以“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為企業使命,以“一體四翼”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建設,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馮聰聰)
責任編輯:張棟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