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国产成人亚洲精品乱码在线观,色偷偷日韩精品午夜视频

X
  • 能源中國IOS版

  • 能源中國安卓版

  • 隴上孟河

X
您的位置 > 首頁 -> 地方

內蒙古:力爭年底前實現新能源裝機超火電

來源:內蒙古日報 時間:2024-08-05 17:08

俯瞰庫布其沙漠,連綿起伏的光伏板讓昔日茫茫沙漠變身為新能源“藍海”。記者方圓攝

  金秋的內蒙古,用絢爛的色彩和飽滿的熱情擁抱一場國際盛會。

  7月26日至27日,2024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盛大舉行。

  這是一次全球視角下的深度交流。

  來自全球的業界精英、企業翹楚、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交流技術、產業、政策、商業模式創新的成功經驗與發展趨勢,為推動能源革命和產業變革凝聚共識、集聚智慧。

  這也是一次全行業、全方位的品牌展示。

  在30000平方米的新能源新材料展覽展示區,150余家企業參展。其中既包括國家能源、國家電投、三峽、華能等央企國企巨頭,華為、TCL中環、遠景、隆基、晶澳等行業頭部企業,也吸引了殼牌、美孚、西門子等跨國企業參加。展覽圍繞產業全鏈條,聚焦前沿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凸顯了我國尤其是內蒙古地區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創新實力、發展成就與未來趨勢,為與會者呈現了一場國際化的科技盛宴。

  這場盛會緣何“花落”內蒙古?

  熱土之上,優勢突出。

  看資源,有底氣。得益于“頭頂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的資源優勢,內蒙古風能、太陽能資源富集,風能資源占全國一半以上,太陽能資源在全國占比超過1/5;煤炭儲量豐富、火電機組規模大,作為穩定可靠的調峰手段,能夠支撐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使用;擁有全國第三大電網蒙西電網,距離負荷中心近,輸電成本低。

  看產業,有實力。內蒙古堅持全產業鏈思維,協同推進新能源開發利用與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全區已形成風電整建制配套能力500萬千瓦、光伏組件供給能力3050萬千瓦,氫能裝備產能450臺套,儲能裝備產能200萬千瓦時,風光氫儲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基本形成,產值超過1.2萬億元。

  看政策,有力度。《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推動全區風電光伏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內蒙古自治區2024-2025年新型儲能發展專項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為全區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起“四梁八柱”。

  資源、產業、政策疊加,內蒙古逐步迎來新能源發展的高光時刻。截至今年5月底,全區新能源總裝機規模達到10158萬千瓦,成為全國第一個新能源總裝機突破1億千瓦的省區,樹立起內蒙古新能源產業發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如今,內蒙古正錨定今年年底前實現新能源裝機規模超火電裝機規模的目標,奮力奔跑。

  近日,全國首個萬噸級光伏制氫示范項目——納日松光伏制氫示范項目開始單機調試,預計8月份正式投料試車。

  作為全區首批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納日松光伏制氫產業示范項目利用采煤回填區建設光伏電站,在國內首次突破60公里長距離光氧一體化技術,通過高壓輸電線將綠電輸送至制氫廠區,采用電解水工藝制造氫氣,實現全流程綠色化。

  目前光伏廠區已經全部并網,平均每年發電量7.4億度電,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22.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9.4萬噸、二氧化硫119噸、氮氧化物113噸。

  在鄂爾多斯,“光伏長城”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向前推進。

  庫布其沙漠是鄂爾多斯發展光伏產業的主陣地。今年以來,鄂爾多斯在庫布其沙漠北緣、黃河以南,規劃建設了一條總長約400公里、平均寬約5公里、總面積約2400平方公里“光伏長城”,可容納1億千瓦裝機容量,完成光伏治沙400萬畝、生態治沙800萬畝。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1-5月,全區新能源重大項目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完成投資492億元、同比增長30%,占能源重大項目已完成投資的七成以上。新能源成為拉動內蒙古工業投資的重要力量。

  與此同時,內蒙古正在以新能源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站在氫能、儲能風口,內蒙古前瞻布局,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新質生產力頻頻“上新”。

  截至目前,全區已批復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40個、綠氫產能90萬噸/年,應用場景涵蓋綠氫制綠醇、綠氨、耦合煤化工、氫能交通等多個方面。全部建成后,可消納新能源規模超2200萬千瓦,對比煤制氫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500萬噸。

  在新型儲能方面,統籌規劃電網側和電源側新型儲能發展布局,全區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404萬千瓦。按照新型儲能發展專項行動方案,計劃2年內新增新型儲能規模超2000萬千瓦。全部建成后,將有力支撐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極大增強電網調節能力,保障綠色電力穩定供給,助力自治區經濟實現綠色轉型。

  隨著一個個氫能、儲能項目加速落地,未來產業蓄勢而起。

  “當下,我們正堅持全產業鏈思維,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能源產業鏈。推動產業集聚發展,以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通遼為重點,強化產業鏈配套協作,打造產業共生集群,加快建設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新能源裝備制造國家級基地,年內新能源裝備制造力爭完成投資超過900億元,加速形成滿足區內、供應周邊、輻射全國的產業供給格局。”自治區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康麗娜)

  責任編輯:江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