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時間:2024-06-28 10:56
山東是沿海大省,擁有3300多公里的海岸線,發展海洋經濟具備良好基礎,擁有廣闊空間。近年來,山東深入落實工信部“信號升格”“寬帶邊疆”等系列工作部署,強化海域移動網絡覆蓋,扎實推進5G向海發展進程,促進海洋領域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努力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
圍繞《山東省“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不斷加強沿海網絡覆蓋,優化“連接山東”布局。結合海域航線、海洋牧場、海上執法、石油鉆井平臺等多場景業務需求,累計建成海面覆蓋站點600余處,形成“面、線、點”的網絡覆蓋布局。由山東移動聯合遼寧移動等環渤海省份移動公司,創新構建2.6GHz+4.9GHz+700MHz多頻段分層分級海域立體覆蓋體系,在遼魯航線實現全國首個5G網絡海上規模化連續覆蓋。目前已實現沿海、常駐居民島嶼、省內航線及省際重要航線的網絡暢通,海域網絡覆蓋延伸至103公里,并在離岸50公里處實現了高達160Mbps的上傳速率,以實際行動助力“藍色引擎”提速換擋、千行百業逐夢深藍。
打造面向海上航線的“交通網”。為滿足海域航線通信業務需求,由山東移動研發無線直放站中繼方案,大幅提升5G網絡覆蓋距離。在推進5G網絡不斷向遠海延伸的同時,加速與各省5G網絡的對接、互補、融合,實現了渤海海域海上航線5G信號全覆蓋。率先實現“煙臺-大連、威海-大連”航線的5G信號全覆蓋,為增強區域互聯互通,滿足生產、交通、旅游等行業網絡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撐。
構建海上風力發電的“綠色網”。積極助力智慧海上風電建設,強化海域網絡覆蓋,滿足海上風電作業區及周邊海域通信需求,助力煙臺建成牟平區、海陽市、萊州市和龍口市等四處智慧海上風電場,通過支撐廠區數據互聯互通、整合分析,提升海上風電綜合利用效率,賦能海上風電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同時引入AI技術,探索打造5G+AI可視化監管系統,助力風電場實現遠程檢測和智能無死角巡檢,加速綠色能源產業信息化、智能化發展進程。
建設助力海事管理的“安全網”。為提升海上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助力建設高水平現代化漁港,發揮在5G網絡、物聯網等方面的技術優勢,運用全景AR攝像機、雷達等設備,建設漁船漁港智慧化管控平臺,有效解決煙臺在海洋漁業安全生產管理、應急指揮調度等方面的需求,助力打造“港、船、人、車”一體化智慧漁港。
鑄就服務經濟發展的“產業網”。通信服務支撐地方海洋經濟發展,讓海上“糧倉”漁歌嘹亮。在“耕海1號” 海洋牧場,山東移動利用物聯網、5G搭建起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系統,通過在水下布設大量傳感器,實現海洋環境數據監測分析、魚類病害遠程會診、養殖全過程數據統計分析、自動化飼料投喂等智能化應用,推進了海洋牧場智慧化、智能化運營。“耕海1號” 海洋牧場在國內首次將漁業養殖、智慧漁業、休閑漁業、科技研發、科普教育等功能集成于一體,打造了裝備休閑型海洋牧場的齊魯樣板。
目前,山東已構建近海遠海立體覆蓋體系,打造了“海、陸、空、天”一體化5G專網及多項應用,全面助力海上搜救、海上通信、海事管理、港口航運、生態管理。持續深化渤海海域網絡覆蓋和應用創新,用智慧大腦解鎖藍色發展密碼,助力擘畫海洋發展新藍圖。
責任編輯:江蓬新